黄华村位于浦东临港地区的主干道东大公路旁,两港大道和老芦公路贯穿全村,其独特的地理优势使全村的动迁征地面积始终处于书院镇前列。目前为止全村65%以上的村民完成动迁安置,全村15个村民小组中14个已征地补偿,11个小组已经完成撤制。随之征而未用土地的闲置、浪费成了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记者日前驱车穿越气派的的两港大道来到黄华村正在改建的村委会驻地,一片浓郁的翠绿映入眼帘,随即果香扑鼻,村里去年在征而未用的闲置土地上栽种的无花果树已经结出了香甜的果实,一旁的桑果树、杨梅树也即将挂果,用不了多久书院镇的一个休闲农业特色采摘园将开门迎客,为市民的临港农业旅游又增添了一个绝好的去处。黄华村村委会书记许德明经过跟村民们反复讨论最终把他们的果园定名“余香”,取了“予人玫瑰、手有余香”之意,“我们这里是予人香果、手自留香。”许德明笑着对记者说。他们为此还成立了“余香果蔬专业合作社”,让村民成为合作社社员,采取“村委会+合作社”的模式让全体村民分享合作社的收益,同时还为本村的征地农民提供了近百个就业岗位。
2014年书院镇将470亩征而未用土地交由村里统一管理。针对征而未用土地之前无人管理、乱种乱搭、资源浪费、矛盾突出等普遍存在的现象,今年初村党总支召开班子会议商讨,最终一致通过由党总支带动合作社的形式统一投资种植有经济价值的作物。第一阶段引进了无花果、桑果、杨梅等果树品种进行30亩土地的试点种植。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多个方面:一是针对重中之重的“三违”工作而言,黄华村以保护土地资源为出发点,由村委会统一管理,更能有效遏制“三违”现象的发生;二是通过合作社的运作种植经济价值较高的果树既能壮大村级经济又能给失地农民提供就业、增加收入;三是临港土地寸土寸金,为了有效地利用好土地资源,使之在配合临港开发建设中发挥土地经济效益最大化;四是由村里统一管理这些征而未用土地而不另行对外承包,也是为了避免今后因开发用地时产生二次赔偿及不必要的麻烦和纠纷,解除了政府的后顾之忧。
在种植品种的选择上,村委会也是经过了精心的对比与筛选,其中无花果被誉为“21世纪人类健康的守护神”含有多种人体必须的营养成分,桑果、杨梅、油桃等也都是水果中的精品,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同时还丰富了书院精品水果种植的品种,填补了地区高品质果品的空白。
许德明向记者介绍,黄华村目前正在通过不断的探索研究,挖掘无花果的食用、药用等价值,进行产地初加工,进一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同时利用各种宣传渠道进行推广。另据记者了解,在成功试点种植的基础上,黄华村明年将再增加50亩的种植面积,着力在临港地区打造又一个集生态、健康、绿色、环保于一体的都市休闲农业采摘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