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摄 记者 印重九 通讯员 朱燕华
“以文养文” “以贸补文”
据了解,20年前,上海明珠实业总公司成立的全部家当,只是一座陷于亏损、被称为“三无”(无资金、无业务、无人才)的杨思影剧院,连员工发工资都成问题,又逢当时文化系统对文化企业采用政府功能企业化运作,取消财政拨款、进行功能性改革,杨思影剧院作为企业化运作实施自负盈亏的试点单位之一,如何振兴文化事业?这是对明珠创业人的考验。
责任和担当,使明珠创始人朱德华克服了先天不足,采取了“以文养文”、“以贸补文”战略、实施合作带动发展,打破围墙,接轨市场,先后与上海铁路分局、上海港煤炭装卸公司等单位合作经营。经过几年的奋斗发展,明珠公司解决了起步的困难,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实业性公司。
十年前的“明珠”,还是个弱小的企业,如何突破既无大量资本,又无资源的瓶颈,走上快速发展之路,成了明珠带头人朱德华需要破解的难题。在三林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明珠”人坚定了走招商引资、引税、快速集聚资金、投资实业发展产业之路的信心。
辛勤耕耘 追求卓越
经过20年的攻坚克难,艰苦奋战,如今的明珠公司已发展成为集工业、商贸业、物流业、旅游发展业、建筑地产业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集团型的实业总公司。由“明珠”托起的一个个经济实体——上海成山宾馆、上海明珠经贸公司、上海明峰运输有限公司、上海城厢动拆迁公司、上海三林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振贤通信有限公司、上海华得君企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20年来在各自领域里辛勤耕耘,追求卓越。
目前,公司已先后建成了明珠(三林)华得君工业园区、明珠(太仓)君杰物流基地、明珠(奉贤)振贤产业和商务园区,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壮大作出了一定贡献。本着走“有限空间、无限发展”之路,明珠以“诚信、服务、共进、多赢”的原则开展招商引资、引税,为企业穿针引线,铺路架桥,先后引进了位列世界500强的中国建材集团旗下的中建材集团五家公司,上海华谊集团两家公司,南通三润服装集团旗下香港、上海等七家专业从事服装的企业,国际GAC集团旗下高虎货运代理(上海)有限公司等等,至今已有300多家国企民企在明珠安家落户,为三林地区发展发挥了添砖加瓦作用。该公司连续六年向国家上缴的税收超亿元,2012年公司各类企业总收入达到116.5亿元,税收达到5.15亿元。如此显著的经济发展成就,得到了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认可。公司先后多次获得了“三林经济贡献一等奖”、“三林建设成就奖”、“龙虎榜企业”、“上海市守合同重信用AAA级企业”等一系列荣誉。
服务世博盛会 丰富百姓文化生活
昔日的杨思影剧院,经过精心改造,现已建成三林世博文化中心。如今旧貌换新颜,气度恢弘,集演出、会议、电影三大服务功能于一体,作为文化配套工程服务于2010年上海世博盛会,同时也是三林地区丰富百姓生活的精神家园,在文化繁荣、社会进步中闪烁着光芒。
浦东新区人大代表、公司党组织书记、总经理(上海市龙狮协会常务副会长)朱德华是一位以壮大集体利益为己任的“好班长”。创业路上他一心扑在事业上,克勤克俭,亲力亲为。为起草文本,他通宵达旦;为拓展业务招商引资四处奔波!“明珠”两手齐抓,两手都硬,公司积极开展唱诵经典、红色旅游、长征纪念等文体活动。建成300多平方米的“职工之家”,成功举办了第一届上海明珠实业总公司文化体育节,与此同时,党团员志愿者义务服务队每年都要出动上百人次,踊跃参与公共管理社会事业,敬老爱幼惠及居委和学校,文明新风荡漾社区军营等等。
“明珠”向社会捐赠100多万元
常怀感恩之心,常念相助之人。富起来的“明珠”人,尽义务担当社会责任,在上海为康德、明馨敬老院、周家渡、三林地区及有关慈善机构捐资捐物;在福建与罗源县飞竹中心小学帮困结对送去40多万元,资助学校建立电教化教室;在云南“明珠”赞助建水县建造一所希望小学;在河南“明珠”向身患重病的市民孔维真伸出援助之手,提供了5万元资助;在四川“明珠”为汶川及雅安大地震捐资40多万元。多年来,明珠”已向社会捐赠达100多万元。
据了解,“明珠”已连续三届获得上海市文明单位,并被授予上海市平安单位、上海市诚信单位,浦东新区一级党组织、上海市世博先锋基层党组织等荣誉。20年“明珠”连创佳绩,如今明珠人再创辉煌,为了强化创新发展,完善产业投资,“明珠”人正在建设由英国洲际集团管理的四星级上海明珠南郊假日酒店,积极参与三林文化发展和老街改造即上海明珠(三林)明通文化产业创意园建设等,为明珠总公司进一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