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庙镇爱民村村民周庆峰是一名铁杆无偿献血志愿者。在6年不到的时间里,他已累计献血近5000毫升,成为一名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的铜奖得主。为此,他颇有一分成就感,因为这让他看到了自己在上海这座大城市发展中的自身价值。
他告诉记者,他第一次献血是在上海火车站的流动献血车上完成的,那一次纯属偶然。当时,他外出办事途经火车站时,看到有一辆采血车停靠在广场上,于是便临时萌生了“体验式”的冲动,并径直走去进行了报名登记与检查。他说,他当时想法很单纯,只是想借此检验一下自己的身体是否健康,看自己有没有能力去为社会做点善事而已。
据周庆峰回忆,由于首次献血体验很是成功,之后并没出现过任何身体上的不适,于是,他便开始渐渐加快了无偿献血频率。从此,只要是走过路过献血屋,或者是间隔一段时间,他都会有意无意地想到献血这件事。但周庆峰在家中是独子,所以父母对他献血起先并不支持,后来见他献了那么多次血都没出什么状况,且反倒是变得更有精神了,于是对儿子的这一行为也渐渐默认了。
“趁自己还年轻,去多帮一些有需要的人,多为社会出点力,这样也算是为农村年轻人做个榜样。况且,献血也是一种健康财富积累,自己或亲人将来一旦有用血之需也可优先享用,可谓‘爱心回报’,对自己也有利。”周庆峰对于自己的献血行为从此也有了更自信的理解。
由江西九江来沪打工的艾茂华与周庆峰的“献血经历”极为相似。他说,他是个残疾人,家中父母对献血起先也一直是持保守态度。然而,当他来到上海后,发现上海这座大城市处处充满现代文明气息,于是便按捺不住一种兴奋,开始琢磨起如何让自己尽快融入上海这座大城市,进而便想到了最容易让他付诸实施的献血之举,并勇敢地踏进了献血屋的大门,跨入了上海文明建设之行列。
据记者现场了解,在第10个世界献血者日前夕,像周庆峰与艾茂华那样利用休息日跑进梅陇献血屋捋袖献爱心的市民不在少数,这些行善者基本都是普通百姓,都是想力所能及去做一点对社会有用的事。
据悉,今年的第10个世界献血者日,也是“闵行区建设志愿无偿献血区”10周年纪念日。因此,这些由普通市民组成的无偿献血志愿者的主动“造访”无疑是给这两个特别节日送上了最好的一份礼物,同时也是对历时8年又重新修缮一新被启用的梅陇献血屋的最好祝贺。
闵行区是上海市第一家且又是唯一一家取消政府指令性献血指标及实施“无补贴、无休假、有关爱”志愿无偿献血模式的区县,是第一家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的区县,至今已连续四次荣膺此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