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十点,来到位于天津市和平区友好里社区的电子便民菜店实体店,在十多平方米的小店内,白菜、土豆、橙子、苹果等瓜果时蔬被整齐地码放在货架上,另一侧则摆放着调味料、卫生纸等日用品。电子菜店之所以不同于一般的社区便民菜店,其独到之处就在“电子”二字。“社区居民如果需要买菜,除了一般的上门自选外,还可以电话预订或上网预订,足不出户就能买到菜。”负责人吕峰涛说。
拨一个电话,午饭的菜谱就已经安排妥当了,这送货上门的服务让在周边居住的不少老年人都颇为受益。友好里社区居民李女士说:“忙碌了一天,哪还有精力出去买菜讲价,现在回到家只要轻点鼠标,进入菜店的网站,点击商品栏目就会有各种蔬菜的图片以及价格,注册后就可以实现网上下单。送菜时间也会根据订菜时间来定。另外,菜价也比市场价便宜,还免费送货上门。网上购菜这种方式省时又省力,帮了我的大忙。”
负责人吕峰涛介绍,之所以选择五大道地区作为试点,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考虑到周边社区居民买菜难的问题。“五大道这一块都是历史风貌建筑,为保护这些建筑原则上不能配备大型的菜市场,这形成了附近居民‘买菜荒’的难题。电子菜店建成后,不但居民买菜的问题得到解决,也让居民体验了一种全新的生活、购物方式。”
吕峰涛指着店内配备的几台电脑说:“我们前期搭建的这个网上服务系统是联网的,居民登录电子菜店网页,点击商品栏目后就会出现各种蔬菜的图片以及价格,注册后就可以实现网上下单,配送时间也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制定。只要有需求,我们的店员就会免费送货上门,不设起订量。”
说起配送范围,吕峰涛还讲了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原来,在电子菜店营业之初,不少市民出于好奇纷纷打来电话,试试网上购菜,殊不知菜店配送也有配送范围,据了解,这两家设立在和平区体育馆街的电子菜店有9人负责配送任务,配送范围覆盖整个和平区,还包括河西区、南开区的少数区域。“可是刚开始的时候大伙儿都不知道,为了不打消大家的积极性,我们最远送到过河北区中山路附近的小区。还有居民对我们网上预订、免费送货的模式有所担心,我就跟大娘说,您放心,就是买一捆韭菜,咱也给送!”吕峰涛说。
电子菜店的面积不大,但是蔬菜品种却一点都不少。负责人介绍说,蔬菜大部分都是从基地直接运达,在品质有保证的情况下,蔬菜的价格甚至略低于市面的菜,一般每天都能保证20至30个菜品,各类副食、调料、日用品达300余种。
“从基地直接到菜店,省掉中间的利润环节,价格相对较低,每天见到的都是新鲜蔬菜,除了买菜还可以交话费,甚至老百姓住房改造、旧房粉刷我们都能帮上忙。网上订购和电话订购的加入,构成了三网融合,更方便了居民。随着网络日趋成熟,居民都可以通过遥控器、家用电话及楼宇对讲直接进入平台。”负责人吕峰涛说。
据了解,社区电子便民菜店系和平区商务委和天房集团合作共建,为解决市民买菜难为目的的一个便民公益项目。目前,这样的社区电子便民菜店已在和平区开设两个,居民通过电话预订、网上订购达成交易百余笔,共为50多户居民提供了免费送货服务。
和平区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电子便民菜店是解决市民买菜难的一次全新尝试,未来有望进一步拓展配送范围。 田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