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国际摄影节构架由“上海第十一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国际摄影邀请展、国际摄影名家论坛、国际摄影画廊”四大板块组成。与此同时,摄影节还在全市各区十多个分展馆举办风格各异的互动展出,形成上海国际摄影节热烈氛围。
上海第十一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参展800幅作品题材、形式和风格迥异,显著特点为时代性强。许多作品将当代艺术的视觉、观念与传统的摄影表现相融合,给摄影注入了新的外延。
本届国际影展纪实类作品的数量和质量有显著的提高;艺术类作品克服了沙龙化的倾向,反映出现代艺术的特征,彰显了本届国际影展新的生命力。
本次国际摄影邀请展由60多位国内外摄影家的近千幅摄影作品组成。国际、国内摄影家各占50%;国内摄影家中,本市摄影家占50%;本市摄影家中摄影新锐占30%~50%。专设的摄影新锐展示平台,显示出本届国际摄影节的广泛性和宽泛度。
中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中,用摄影记录城市发展是一种独特的无可替代的手段。当下国际摄影领域视“都市摄影”为重大题材,一定程度反映了当代艺术家对城市摄影的思考。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本次国际摄影论坛以“城市”为议题,形成中外摄影文化的交融以及与发达国家城市摄影理念的互动,给国内摄影家提供良好的借鉴,对城市摄影的观念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本次论坛由著名摄影理论家、复旦新闻学院教授顾铮为主持人,邀请了美国纽约、法国巴黎、日本东京、中国上海四大城市的国内外著名摄影理论名家、学者参加并担当论坛发言人,将涉及当今国际摄影界在城市摄影问题上的各种学术论点,以及因城市发展而引发的有关摄影方面的不同见解等热点问题。
与此同时,本市徐汇、静安、普陀、黄浦、闸北、宝山、松江等各区分展馆,还分别举办了十多个不同主题的摄影展,作品选题多样,内涵丰富也同样精彩纷呈。个人风格成熟的艺术家个展或联合展出,与主展区形成呼应、互动。其中有:著名新闻摄影家崔益军的《大凉山·我们一家人》;光路摄影社在恒隆广场举办的摄影联展《抽象艺术》;在刘海粟美术馆展出的摄影家唐明皓根据鲁迅原著改编并摄影创作的中国首部摄影连环画《伤逝》;在文新大厦展出本市青年摄影记者联展,还有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中展出的以该馆开馆之日半月内即时拍摄的2012年第九届上海双年展主题展之一的“建筑·人·艺术”摄影作品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