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倾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9月11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8年后,我从上海回到故乡

  口述:铭晖  文字:李扬

  情事

  倾诉与聆听,都市与乡村的情感故事。请勿对号入座。(图文无关)

  初到上海时,我不过是一个怀揣着高中文凭、无限憧憬与忐忑不安的18岁福建农村青年,但我像刚破土的嫩芽,怀揣着满心的雀跃,拼命向上生长。因为自己学历不高,应聘不了白领工作,在同村一位玩伴兼好朋友小涛的推荐下,在奉贤区一家印刷公司当操作工,而我俩合租的房子却在闵行七宝,距离单位很远。

  ◆上海的工作节奏如同永不停歇的钟表,快速而精准。每天清晨,我匆匆汇入汹涌的人潮,在拥挤的公交车上,乘客们都焦急地看着表,下车后又脚步匆匆而嘈杂,如同永不停歇的溪流,带着我们奔向一个个工厂车间。看着像自己一样怀揣着美好梦想、从祖国四面八方来沪的劳动者,每天都在为生活而奔波劳碌着,觉得我们只不过是庞大机器上一枚微不足道的小螺丝钉,看似每天充实乐观,但夜深人静时内心却独自沉浮在无边无垠的寂寞之海。

  在这样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中,我迅速成长,经过了10多年的职场沉淀和业务的熟练,从一个普通工人逐渐蜕变为班长,后来担任了车间主任。在这10多年的时间里,每天晚上我也没虚度光阴,拿到了夜大大专和本科的学历证书。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上海这座城市的另一面也逐渐显露出来,高昂的生活成本成了沉重的负担。由于小涛的女友在省会福州找到了工作,让他也去那找工作,两人可以团聚,因此小涛毅然辞了工作,离开了上海。而我俩租的七宝民房也要拆迁,我只好另觅住所。

  那段时间我找来找去的,终于在奉贤南桥找了一套一室一厅的房子,租房费并不便宜,占据了工资的相当一部分。物价也居高不下,日常的衣食住行都需要精打细算。而且,尽管工作也有些年了,但也凑不齐在这座城市郊区一套小房子的首付款,那种漂泊无依的感觉时常涌上心头。

  在人际关系方面,虽然在工作中结识了不少同事和朋友,但大家都忙碌于各自的生活和事业,真正能够深入交流、推心置腹的人少之又少。上海的繁华热闹与内心的孤独寂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孤独感在节假日时尤为强烈。看着身边的上海同事纷纷回家与家人团聚,而我却只能独自留在这座城市,心中满是失落与无奈。

  ◆时光荏苒,一晃18年匆匆过去,我与都市的节奏逐渐相融。然而,当某个深夜,我偶然抬头,望见窗外一轮清冷的孤月悬于摩天楼群之间,城市灯火的辉光却将其温柔的光华吞噬殆尽。那一刻,我恍然惊觉,内心最深处竟莫名浮起家乡夏夜场院里那轮澄澈如水的明月。月光如水般泼洒在麦场上,我躺在凉席上,听姥姥摇着蒲扇讲些古老的故事,那种宁静而温润的圆满感,如今却如被都市的喧嚣割裂了的残月般,再也无法拼凑完整了。都市生活已将我磨砺得干练坚韧,可那份远离故土的缺失感,却像无法愈合的伤口,在夜深人静时隐隐作痛。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愈发浓烈。每当夜深人静,家乡的点点滴滴就会浮现在脑海中。记忆里,家乡的街道总是充满了烟火气。清晨,街边的早餐铺飘出阵阵香气,热气腾腾的包子、酥脆的油条,还有浓郁的豆浆,都是熟悉的味道。午后,老人们坐在树荫下下棋、聊天,孩子们在村子里嬉笑打闹,那是一种简单而又纯粹的快乐。

  家乡的亲人和朋友更是我深深牵挂的对象。我的妻子可雯也是我们那儿的姑娘,比我小两岁,我俩结婚已经有11年了,并且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媛媛,已是小学3年级的学生,为了让她能接受更好的教育,我俩在县城里买了一套房子。由于我常年在上海工作,平时可雯的负担很重,她在县里邮局工作,本职工作就很忙,除此之外要忙乎媛媛生活和学习的一切事情,每天又要负责接送媛媛上下学。

  我父母和她父母又各自生活在村里,忙着照顾我哥哥姐姐和可雯弟弟孩子的生活,走不开,不能到县里生活,也就没法帮衬她。在可雯最忙碌的时候,情绪失控之下也曾情绪崩溃过,哭着向我抱怨她的难处,让我回老家工作算了,这样她也不会这么心力交瘁了。可是我俩又舍不得我在上海这么多年的努力,以及相对较高的工资和未来的发展前景,左右为难。

  我父母的头发逐渐变白,脸上的皱纹也越来越多,他们的身体也变得衰老了,但总是在电话里说“不用担心我们,在外面照顾好自己”,但我知道,他们内心渴望我能陪伴在身边。还有挂念我的哥哥姐姐,和我可爱的侄子和外甥女。

  另外还有儿时的玩伴,虽然多年未见,但曾经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依然历历在目。每当家乡有亲戚朋友结婚、生子,看到大家在微信群里分享的照片和喜悦,我都感到无比羡慕,渴望能够参与到这些重要的时刻中。

  ◆在上海的这些年,虽然在事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却失去了很多陪伴家人的时间,错过了许多生活中珍贵的瞬间。我不禁问自己,为了追求所谓的成功和梦想,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这样的选择真的值得吗?或许,人生不应该只有忙碌的工作和对物质的追求,与家人朋友相伴,享受平凡生活中的温暖与幸福,同样是一种成功。

  是否回到老家工作,是一个极其艰难的抉择。一方面,上海有着完善的工作环境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这里,能够接触到最前沿的行业资讯和技术,有更多与优秀人才合作交流的机会。另一方面,老家的工作机会相对有限。行业种类不如上海丰富,企业规模和发展水平也存在一定差距。回到老家后,可能无法从事与在上海相同的工作,需要重新适应新的工作内容和环境。而且,收入水平也肯定会下降,这对于已经习惯了上海生活水平的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在生活方面,上海的城市配套设施齐全,医疗、教育、文化等资源丰富。而老家在这些方面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与上海相比仍有差距。然而,在上海生活多年,始终无法真正融入这座城市,那种归属感的缺失让我感到疲惫。回到老家,虽然生活节奏会变慢,但能够与家人团聚,享受熟悉的生活氛围,这种情感上的满足是无法用物质来衡量的。

  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内心的挣扎,在可雯的支持下,我最终还是决定回到老家工作。我明白,人生不能只看重眼前的利益和事业的发展,有些东西一旦错过就无法弥补。我渴望陪伴在妻子、女儿身边,做好做丈夫和父亲的责任,同时也在父母身边,尽自己的一份孝心。我希望能够重新融入家乡的生活,找回那份久违的归属感和幸福感。而且,我相信凭借自己在上海积累的经验和能力,在家乡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为家乡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做出决定后,我开始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首先是处理在上海的工作,我与公司领导进行了坦诚的沟通,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和决定。领导对我的选择表示理解,在完成工作交接后,我怀着复杂的心情离开了奋斗多年的公司。

  接着,我开始整理在上海的生活用品。那些陪伴我度过无数日夜的家具、书籍、衣物,每一件都承载着回忆。我将一些不需要的物品捐赠或出售,只留下了一些有纪念意义的东西。打包行李的过程中,我仿佛在回顾自己在上海的点点滴滴,有欢笑,有泪水,有收获,也有遗憾。

  ◆列车缓缓停靠于故乡的小站,走出车门,夜晚的微风轻柔扑面而来,挟裹着泥土与青草的气息,如久违的拥抱将人包裹。上海曾是我逐梦的舞台,如今归乡,这段距离不单是地图上的长度,更像是命运精心安排的一次归程,一场在故乡怀抱中,重新找回失落之物的心灵跋涉。

  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我充分发挥自己在上海积累的经验和技能。通过参加招聘会、网上投递简历等方式,我获得了几个面试机会。最终,我成功入职了一家当地正在发展的企业,从事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虽然工作内容和节奏与在上海有所不同,但我很快就适应了新的环境。

  除了工作,我也有了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和朋友。周末,我会和父母一起去菜市场买菜,回家为他们做一顿丰盛的饭菜;也会约上儿时的玩伴,去河边散步、聊天,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我还积极参与家乡的社区活动,结识了更多的新朋友,逐渐融入了家乡的生活圈子。

  如今,虽然收入不如在上海时高,生活也没有那么繁华和便利,但我却感到无比地幸福和满足。我终于不再是漂泊的游子,而是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在老家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也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我希望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为家乡的发展添砖加瓦,同时也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篇章。

  从上海回到老家,是一次人生的折返,更是一次重新出发。这段经历让我明白,人生的道路有很多种选择,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关键是要听从内心的声音,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无论身在何处,只要心中有梦想,有对生活的热爱,就一定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幸福与美好。

  如今,我彻底沉潜于家乡缓慢而安稳的节奏里。周末,我常常沿着田埂漫步,晨露打湿了裤脚,空气里飘荡着泥土与草木的清香,仿佛一种无声的抚慰。傍晚时分,我喜欢坐在村头那棵老槐树下,看夕阳温柔地为整个村庄镀上金边,倦鸟归巢,炊烟袅袅,人间烟火气在暮色中缓缓升腾,安稳如大地的心跳。当晒场上的麦粒钻进鞋帮,那种细碎的刺痛突然让我确信——这不是退路,是更辽阔的出发。

  归乡之程,我跋涉过都市的喧腾灯火,亦穿行过故乡的寂静田埂。上海锻造了我的筋骨,而家乡的泥土正重新塑造我的灵魂。我渐渐明白,生命之河奔涌不息,所谓故乡与远方,并非决然割裂的两岸,它们都是同一水流滋养出的风景,是命运安排我们在此岸与彼岸之间完成一场神圣的摆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阡陌
   第04版:倾诉
   第05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06版:新主体
   第07版:农技
   第08版:禁毒
   第T01版:三农参考周刊
   第T02版:专题
   第T03版:专题
   第T04版:专题
18年后,我从上海回到故乡
东方城乡报倾诉0418年后,我从上海回到故乡 2025-09-11 2 2025年09月1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