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强 记者 王平
“这一茬甜瓜熟了,品质好,可以卖上好价了。”4月10日清晨,在浦东新区惠南镇双店村12组瓜农瞿老伯的甜瓜大棚里,藤蔓绿叶下映衬着一个个嫩白鲜亮的甜瓜,瞿老伯一边采摘着成熟的甜瓜,一边对正在查看甜瓜长势的上海悠果农家乐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卫燕说:“多亏了你的指导帮助,才让这些甜瓜获得了好收成。”
瞿老伯是纯农户,靠种瓜养家糊口。今年他家种了7亩玉姑甜瓜。第一茬甜瓜即将采摘的时候,他发现甜瓜表面布满了斑点,顿时急了。卫燕闻讯来到甜瓜大棚,她运用参加农业技术培训学到的知识,确定这是由于初春气温低,甜瓜开花坐果的时候发病而造成的。于是,她每天起早贪黑地指导瞿老伯采取防病和授粉措施,经过努力,第二茬甜瓜长势健壮,喜获丰收。悠果合作社还帮助瞿老伯销售甜瓜,卖上了好价,一家人转忧为喜。
新农人回归农业
今年36岁的卫燕不是农学相关专业的。她原来在医院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悠果合作社是由卫燕的丈夫张庆创办的,是惠南镇上知名的品牌合作社。还在医院上班时,卫燕有空时会帮着做些整理台账、送货等工作。随着业务的发展,合作社迫切需要像卫燕这样年轻的、有文化、善经营、会管理的“新鲜血液”。
2019年,卫燕辞掉了原来的工作,全职在合作社工作。从“白衣天使”到合作社新农人,她要在希望的田野上干一番事业,不仅要熟悉掌握农业生产要点,更要用新理念新思路带领合作社走出一条新路。
婆婆言传身教,长辈们帮助支持,卫燕开始了农业生产和农业管理方面的“补课”。边工作,边学习,还积极参加了区、镇农业部门组织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等培训。通过努力,卫燕对现代农业生产经营、如何做一名新型职业农民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她还亲身参与草莓、甜瓜、西瓜的育苗、移栽、除草、施肥、采摘等各个劳作环节,同时,自学研究相关书籍,将学到的科技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中,提高现代种植水平。
提升质量拓展服务
悠果合作社每年种植粮食、蔬菜、西甜瓜、桑葚等400余亩,积极探索“瓜稻轮茬”“瓜菜轮茬”等新技术,种植玉姑甜瓜、8424西瓜、小番茄、桑葚等高效经济作物,注重标准化生产、科学化管理和品牌化销售,以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来提升瓜果的品质,同时在生产技术、种子种苗和销售方面为村民提供服务。比如在甜瓜生产方面,卫燕指导瓜农采用瓜稻轮作、施有机肥、一瓜一藤、自然留熟等技术,提升甜瓜的品质。
值得一提的是,合作社充分利用多年来积累的客户资源,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开拓农产品销路,带动村民共同致富。在当地,有许多经验丰富的“瓜师傅”,他们不愁种瓜技术,就愁瓜难卖。大团镇金元村瓜农李老伯家庭困难,今年他种了9亩甜瓜。他说:“自从与悠果合作社‘结对合作’后,卖瓜的事情都由合作社包了,现在我一门心思种瓜,销路不愁,收入也增加了。”
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2023年5月,悠果合作社带头联合周边2家农民合作社、18家家庭农场、16名种植大户,成立了浦东悠果农产品联合体。其中联合体成员种植水稻面积2700多亩,甜瓜485余亩,8424西瓜200余亩,桑葚50余亩。
联合体以“金庆楷”为统一品牌,实行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包装品牌、统一销售,发展订单农业,进一步发挥带动作用。每年年初,联合体就会为成员单位确定粮食、瓜果、蔬菜种植品种,以合同形式固定收购价。在种植生产过程中,所有成员单位使用的秧苗、绿肥、有机肥等,都由合作社以成本价提供。“这样,有利于提升农产品品质,对成员单位来说,不愁销路,又确保卖好价。”卫燕说。
卫燕通过学习网络销售技能、开设了电子商务平台,尝试利用微信公众号、网络直播、短视频等进行线上销售,提升农产品销量,扩大品牌效应,走出了一条依托互联网开拓农产品线上销售的新路。
“现在农业一线‘人老’问题突出,农业劳动力和农技人员短缺,成为发展的瓶颈和痛点。”卫燕表示,自己还年轻,要不断学习取经,积极应对发展中的困难,要在运用新技术、新模式、发展网上销售和“农业+旅游”等方面探索创新。
“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来加盟,有更多的新农人涌现,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卫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