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
智慧农机助力无人农场建设
2024年,松江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紧紧围绕“科技赋能农业,智慧引领未来”的主题,以无人农场建设为核心,推动农机智慧化发展工作迈上新台阶。作为上海市农业现代化的先行区,松江区在农机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松江区以建设无人农场为核心,进一步推进农业机械智慧化进程。2024年,松江区在叶榭镇、小昆山镇、佘山镇及新浜镇4个农业大镇新建设了5个无人农场,覆盖面积8615亩,通过对现有农机加装北斗导航、无人驾驶操作系统、5G通信等技术,实现了水稻种植耕、种、管、收全流程的无人化作业。在无人农场实际生产作业时,农机手只需要在智慧化平台上对农机发布指令,即可远程操控农机设备,完成生产。并且农机手能在智慧平台上通过农机设备前后加装的摄像头实时查看作业进度及周边环境。这不仅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还提高了生产效率。
松江区高度重视农机技能培训工作,2024年共组织无人农场、无人农机设备相关培训三期,解决了农机手购买后不会操作的情况,为农机购置消费提供了保障。同时,新型无人农机设备也吸引了很大一部分年轻人,他们为松江区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中坚力量。
为保障农机手生命财产安全,松江区未雨绸缪,在2024年多次举办会议与保险公司及无人农场负责人交流,希望为无人农场相关智能农机设备提供保险保障。此外,无人农机设备的技术支持方在售后服务上也下足了功夫,如上海联适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为农户提供培训、热线、远程及线下等各类维护,预防事故发生。
松江区将以此次“农机3·15”活动为契机,提升农民维权意识,保障农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共筑农机满意消费,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贡献更多力量。
青浦:
科技赋能、政策支持,打造智慧农业高地
2024年,青浦区在智慧农业领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无人农场建设成果斐然,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引擎。青浦区已完成8000亩粮食生产无人农场建设,覆盖6个街镇,分别是赵巷镇、重固镇、朱家角镇、练塘镇、金泽镇和香花桥街道,共涉及8家合作社。青浦区通过政策支持、技术赋能和产业融合,成功打造了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无人农场。
2024年,青浦区在无人农场建设中全面引入了5G、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实现了农业生产“耕种管收”全流程的智能化管理。粮食生产无人农场建设主要对部分农田下坡道、过田埂(渠)进行了适应性改造,共完成改造智能拖拉机25台、智能插秧机23台、智能穴播机2台、智能收割机16台,配置植保农用无人机16台。探索了信息化管控平台等拓展功能,完成了无人农场相关信息接入市级“一网、一图、一库”系统。
青浦区政府高度重视无人农场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市区两级同比例资金配套,开展一系列技术培训,区农技中心开展2次30余人次无人农场发展建设培训班,培训班主要围绕青浦区无人农场建设、无人化农机装备新技术等相关内容展开。开展1次“三夏”现场会,展示无人化插秧、直播、飞播、耕整地等作业,进一步加强合作社理事长和农机专业技术人员对无人农场的认识和操作技术的熟悉,为后续“耕种管收”各环节实现“无人化”奠定基础,为今后粮食生产无人农场建设培养一批新农人。
青浦区无人农场的成功实践,推动了本地农业的转型升级。2024年,青浦区举办了多场智慧农业现场观摩会,吸引了农业从业者和专家学者前来参观学习。通过“无人农场+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青浦区带动了周边农户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宝山:
智慧农机让农业发展更精准、更高效
2024年,宝山区积极探索无人农场建设,打造千亩无人农场示范基地,让智能农机成为田间的“主角”。无人驾驶拖拉机、播种机、植保无人机、收割机等设备,能够按照预设的程序和路线,精准完成耕地、播种、植保、收割等一系列农事操作,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因人为操作带来的误差,提升了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无人农场的建设,为宝山区农业生产带来了更高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今后,宝山区还将聚焦卫星定位、传感器、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推动实施精准作业。
蔬菜产业是宝山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蔬菜生产面临着劳动强度大、用工成本高、季节性用工短缺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难题,宝山区以推进蔬菜“机器换人”基地建设为抓手,引进和推广了一系列适合本地蔬菜种植的先进机械设备,如高质量起垄机、电动直播机、生菜移栽机等,在耕整地、种植环节取得显著突破,“机器换人”基地的机械化率均达60%以上。蔬菜“机器换人”的实施,有效减轻了菜农的劳动负担,提高了蔬菜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和经济效益,推动了蔬菜产业的转型升级。
为充分发挥农机生产能力,提升应急作业水平,宝山区紧跟市级发展要求,成功建设区域农机服务中心1处,有效提升服务能级,为小型合作社提供耕地、播种、收割、烘干全过程、全方位、一站式的农机作业服务。在上海市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的相关要求下,宝山区将集中报废国二106台拖拉机、46台收割机,老旧农机保有量下降明显,各合作社社会化服务需求增大。为此,宝山区将加强政策支持,计划新设立农机服务中心1处,搭建更加完善的农机服务平台,实现全区统筹作业,有序保障“三夏”“三秋”大规模农机作业开展。
在农闲时段,宝山区集中开展农机技术培训,2024年共开办农机修理工培训、新农机新技术培训以及拖拉机驾驶员等级培训3场培训班,成为本区农机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提升的关键渠道。针对参加市职业等级考试的学员,区农机中心开通网上题库,为学员提供渠道反复加深理论知识学习,提高理论考试通过率。今年共计26名学员参加拖拉机驾驶员初级考试,17名学员通过,通过率65%,较往年有很大提升。
展望未来,宝山区将继续加大对农机工作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不断探索创新,推动无人农场建设、蔬菜“机器换人”、农机社会化服务以及农机技术装备信息化、智慧化转型向更高水平发展,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文字整理:记者 陈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