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沪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3月04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勤春来早 万象始“耕”新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看春耕。眼下正是春耕备耕的时节,农机具在田间高速运转,春季育苗、田间管理等陆续展开,沪郊田间地头呈现一派繁忙景象,为来日的丰产丰收打牢基础。

  水上春耕忙

  蟹农抢抓农时投蟹苗

  □记者 张孜怡

  位于松江的上海鱼跃水产专业合作社大泖基地内,蟹农们抢抓农时进行蟹苗投放工作。

  一只只生龙活虎的扣蟹被捕捞上来投入水池中,十余名工人围在池边,根据大小、公母、外形是否完整、是否得病,熟练快速地分拣着优质蟹苗。随后,蟹苗被依次运往蟹塘,按照松江模式中“稀放蟹种”的技术标准进行投放,每一平方米住一只蟹,让每一只蟹苗有足够空间茁壮成长。

  “今年这批扣蟹培育质量好,亩产量有500多斤,大小规格也令人满意,目前我们放养的扣蟹是一斤40头左右的规格。”上海鱼跃水产专业合作社相关负责人顾怡介绍道,她随手拿起一只扣蟹展示,蟹苗的腹甲上部三角区透出红色,证明扣蟹体内营养积累充足,这样的扣蟹在后续养殖时存活率更高,成蟹品质也更好。

  优质的蟹苗是养出好蟹的基础。顾怡表示,近几年“大泖蟹”越养越好,也得益于从亲本到扣蟹培育的前端工作越来越成熟完善。大泖水产基地作为中华绒螯蟹“江海21”最大的亲本培育基地,每年为“江海21”的品种选育提供亲本,同时在上海海洋大学指导下参与中华绒螯蟹新品种的研发。“今年我们还投放了中华绒螯蟹‘江海21’M系,正是在‘江海21’优质蟹种的基础上研发的新成果。”顾怡说。

  眼下,蟹苗投放工作已接近尾声。耐低温水草伊乐藻和耐高温轮叶黑藻都已经种植完成,复合型水草种植技术也是去年松江泖蟹躲过“高温劫”的关键因素之一。顾怡介绍,今年也将在精种水草上进一步提升,并增加增氧机功率,布局水质智能监测设备用来实时检测生产情况,以更好地应对极端天气。

  科技来帮忙

  青浦奏响智慧“春耕曲”

  □沈一飞 记者 许怡彬 

  时下正是春耕育苗的好时节,作为长三角重要的“菜篮子”基地,青浦2025年蔬菜春耕生产的序幕已经拉开。

  智慧育苗开启春耕“加速度”

  走进上海春昌蔬果专业合作社的育苗大棚,机器轰鸣,工人们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拌基质土、基质装盘、运送育苗盒、种苗摆盘等育苗工作,有了播种机的助阵,一个个空秧盘被整齐有序地放上输送带,自动填入营养土、播种、覆土一气呵成。

  合作社副理事长赵世豪介绍,基地800多亩地里,主要种植的都是生菜品种,如此单品规模化种植模式,适用于机械化、集约化的育苗手段,如此一来,劳动力的投入大大减少,农业生产效率提高了,蔬菜生产工作也变得更加高效。

  育苗区内,不久前种下的生菜苗已经吐露新芽,青翠欲滴,长势喜人。三三两两的工人们正在洒水浇灌,远远望去,整棚的幼苗春意盎然,焕发勃勃生机,看着一颗颗种子慢慢成长为一株株幼苗,工人们也是满心欢喜。

  农机“体检”筑牢生产“压舱石”

  在合作社的农机库中,几台拖拉机、插秧机正在接受全面检修。磨刀不误砍柴工,农机手老张熟练地拆开发动机,查油路、查电路、查传动系统,逐一检查隐患问题、更换破损零件、调试各项功能,确保农机具能在接下来的春耕工作中顺利下地作业。

  每年,为提高农机设备安全技术状态,确保农业机械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农业生产,在春耕时节,青浦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都会组织开展“送检下乡”工作,下沉到各街镇、农机合作社开展农机年检年审、农机安全和操作技术培训,确保全区农机安全生产无事故。

  生态农场绘就振兴“新画卷”

  作为全国首批经过评价认证的“生态农场”,春昌蔬菜种植基地的800亩标准化菜田整齐划一。合作社以绿色高效的种植方式,建设了农田尾水处理系统,打造“绿色生产”,实现“垃圾闭环”的循环农业,从而减轻农资废弃物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

  为促进菜田可持续发展,合作社坚持开展土壤保育工作,采用深翻、高温闷棚、还田等技术改良土壤,实施土地种养结合,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的乡村振兴道路,创新农业理念,助力农业产业发展。

  “我们采用‘大园区+小业主’经营模式,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销售。”赵世豪告诉记者,合作社牵头和各大商超及餐饮公司进行对接,农产品销售额也在逐年递增,带动了周边农户就业,也增加了农户的年收入。

  下一步,青浦区将持续做好春耕生产保障工作,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推动育苗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同时及时对各类农业机械进行保养与维护,为丰富群众“菜篮子”提供保障,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助力农民增收。

  种子、秧苗齐备

  嘉定按下育苗备耕“快进键”

  随着气温逐渐回升,“绿色进行曲”在嘉定田间地头奏响。

  徐行镇的嘉钱农机合作社内,水稻种子、农机具等排放整齐。合作社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合作社已储备2.3万公斤杂交稻种子、20万个秧盘,预备送往各育秧基地,各类农机具的检修与调试也在同步推进,确保能够安全上岗,不误农时。

  在上海蔬达蔬果专业合作社,农户们正在蔬菜大棚里忙碌,通过操作灭茬机对已经收割完成的蔬菜地进行翻土处理,一亩地在20分钟内就可以完成灭茬、浅层翻土工作。对于已经养土完毕的大棚,工作人员开始进行起垄、播种工作。据悉,今年嘉定区春播季种植蔬菜主要品种有青菜、茼蒿、生菜、菠菜、鸡毛菜等。

  近日,第一批近2万株“嘉定双鲜”西瓜苗,也已发放至瓜农手中。同时,区农技中心工作人员给种植户详细讲授了瓜苗定植时应注意的问题及种植后管理要点。工厂化育苗不仅可以提高育苗效率,减轻病虫害的发生,还能确保西瓜苗的整齐度和成活率,同时减少农户的育苗风险,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了西瓜种植效率,助力瓜农增产增收。据了解,为保证“双鲜”西瓜的品质及按预期上市,今年,嘉定区农技中心科技人员在走访调研9个街镇27家“双鲜”种植合作社后,提供统一工厂化育苗,预计共发放约3.8万株瓜苗。

  (来源:嘉定三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沪郊
   第03版:言论
   第04版:关注
   第05版:三农参考周刊
   第06版:政策
   第07版:借鉴
   第08版:国际
人勤春来早 万象始“耕”新
东方城乡报沪郊02人勤春来早 万象始“耕”新 2025-03-04 2 2025年03月0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