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1月28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邂逅“鱼米之乡” 诠释水乡风情

  临近中午,上海联怡枇杷园的餐厅后厨烟火升腾,掌勺师傅们个个神情专注,手中的锅铲在炽热的炉灶前上下翻飞,前厅也早已座无虚席,慕名而来的食客们早早抵达餐厅,等待着大快朵颐。餐饮起家的沈振明凭着多年饭店经营的经验,在园区开设生态农家乐餐厅,并多次参加海派农家菜大擂台,多个特色菜肴获奖。在最新一期全市海派农家菜擂台赛上,上海联怡枇杷园选送的“鱼米之乡”菜品,杀出重围,获评“十大创意农家菜”。

  □记者 许怡彬 

  记者 杜洋域 摄

  热气腾腾的“鱼米之乡”

  在青浦,“鱼米之乡”这道菜是对水乡风情的生动诠释。选用的淀山湖白水鱼,以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闻名遐迩。将鱼肉以“鱼米”形态,经过精细的烹饪工艺呈现,并赋予青浦鱼米之乡的文化内涵,是其能夺得奖项的秘诀。

  餐厅行政总厨刘震现场展示了这道菜肴的烹制。首先,要选取新鲜的淀山湖白水鱼,去骨去皮,切成米粒状。这一步骤不仅考验厨师的刀工,更需耐心与细致。切好的鱼米晶莹剔透,宛若珍珠。接着,把切好的鱼米放入碗中,加入盐、味精调味,倒入葱姜水去腥增香,再撒上生粉,用手轻轻抓匀,让每一粒鱼米都均匀裹上浆,上浆后的鱼米更加饱满,色泽诱人。

  热锅凉油,将鱼米缓缓倒入锅中滑炒。火候的掌握尤为关键,需保持中火,让鱼米在锅中慢慢翻炒至熟。此时,加入松子仁,继续翻炒均匀。松子仁的香气与鱼米的鲜美相互融合,令人垂涎欲滴。

  最后,将炒好的鱼米装盘,厨师巧妙地将其摆成麦穗状,金黄的鱼米与洁白的松子仁相互映衬,宛如一片丰收的田野,诠释出“鱼米之乡”名字的美好寓意。

  夹起一筷放入口中,鱼米的鲜嫩爽滑、松子仁的香脆可口,再加上淡雅的清香,在舌尖上交织回荡,让人回味无穷。

  白水鱼本就鲜嫩,配合葱姜的辛香和松子仁的清香,不仅是味觉的享受,更是水乡文化的缩影,每一口都承载着江南水乡的灵秀与韵味,让人感受到鱼米之乡的富饶与美好。

  取材自水乡,烹制成鱼米

  沈振明是一名土生土长的青浦朱家角人,从小生活在水乡、吃着鱼鲜长大的他,对美食有自己的理解。“我们青浦水系发达,淀山湖又是重要的水源保护地和生态保护区,自然资源相当优越。”沈振明介绍,每次参加美食评比,都会选送具有青浦特色的水产类菜肴,既能区别于其他区域菜品食材,又凸显出青浦水乡的美食文化。

  “鱼米之乡”这道菜就是取材自淀山湖的白水鱼,颇具匠心地将鱼制作成“鱼米”烹饪而成,又因青浦自古就是水乡,因此而取名“鱼米之乡”。

  青浦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绵延91公里的水岸线勾勒出青浦充沛的水系,还拥有上海所有一平方公里以上面积的天然湖泊,水资源特色鲜明。淀山湖,作为上海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不仅是一道壮丽的自然景观,更是青浦渔业发展的重要依托。

  每到捕鱼季节,渔民们熟练地驾驶着渔船,在湖面上撒下渔网,渔网在空中划过一道道优美的弧线,随后落入水中,溅起小小的水花,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忙碌热闹起来。

  白水鱼,就是渔民们捕捞的目标之一。经过休渔季的孕育和滋养,淀山湖内各类淡水鱼在这里繁衍生息,其中白水鱼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颇受当地人的青睐。

  淀山湖白水鱼的保种与繁育

  白水鱼,学名为翘嘴鲌,是鲤形目鲤科鲌属鱼类,在鲌亚科中是最大的一种,为太湖“三白”之一,是淀山湖中较为名贵的鲌类之一。

  上海淀原水产良种场场长张全根告诉记者,淀山湖中的鲌类有4个品种,包含市民经常吃到的“翘嘴鲌”白水鱼、蒙古鲌、达氏鲌和红鳍原鲌。“小时候,淀山湖里大概有六七十个品种,然而随着环境的变化,湖里的渔业资源在急剧减少。”

  为了进一步修复淀山湖区域生态环境、强化水生生物资源保护,2007年开始,青浦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和上海淀原水产良种场一同开展了《淀山湖鲌类人工繁育技术研究》项目。该项目于2014年通过验收,实现了对常规淡水鱼亲本保种繁育、淀山湖鲌类的保种繁育和池塘高效养殖技术的掌握,对修复和提升淀山湖的特色渔业资源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经过多年对淀山湖鲌类的寻找、驯化和繁育,青浦区已成功建立了淀山湖鲌类人工繁育和苗种培育生产技术体系,实现了翘嘴鲌、蒙古鲌、达氏鲌、红鳍原鲌等鱼种的人工繁育,并在淀山湖中开展增殖放流。渔民们也发现,如今,又能在淀山湖中捕到少量的野生鲌类了。

  在自然中品味融合美食

  循着美食来到联怡枇杷园的游客,在这里感受到别样的生态农庄风味。餐厅被大片枇杷林环绕,园内绿树成荫,小桥流水,游客可以在就餐的同时欣赏到美丽的自然景色,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这里餐点新鲜多样,精湛的厨艺最大程度地保持了食材的原汁原味,大厨们还善于在传统农家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结合多地烹饪技巧和风味,推出一些独具特色的融合菜品,满足不同食客的口味需求。冷菜“水乡三友”也别具一格。选用练塘茭白、鲜菱角、脆藕这三种青浦特色水生作物为原料,经过切配、调味,冷拼而成。应季采集,融入一盘,三物三味,装盆高雅、口感爽脆,获得了美食大师的首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专题
   第04版:专题
   第05版:专题
   第06版:专题
   第08版:专题
一碗“三色拌面”吃出传统与创新融合的乡愁体验
邂逅“鱼米之乡” 诠释水乡风情
不吃鮰鱼,不知鱼味,那是非遗灶台上不可或缺的年味
东方城乡报专题06邂逅“鱼米之乡” 诠释水乡风情 2025-01-28 2 2025年01月2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