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三农参考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08月13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延伸
完善保险政策,降低种粮风险

  作为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保险是农业现代化的“助推器”、广大农民收入的“稳定器”与农业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保护伞”。在中央财政补贴的支持下,我国农业保险蓬勃发展,对于保障农民收益与国家粮食安全的作用愈发凸显。

  为粮食生产转移风险并保障农民收入稳定是我国农业保险的最主要政策目标,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政策设计应重视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优化保险供给方式,满足不同经营主体风险保障需求。聚焦不同区域农业风险特征,厘定差异化保险费率,为粮食安全提供多层次风险保障。聚焦不同粮食生产者的经营特点,设计不同形态的农险产品,满足不同生产者的风险保障需求,着力防范粮食生产经营中的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二是提升理赔精准水平,为种粮农户提供有力支撑。种粮损失得到真实准确的赔偿是利用好农险政策保护农民收益和种粮积极性的基础。应不断探索和完善理赔方式,针对不同作物品种、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灾害类别的定损制定更详细的标准与技术规范,提高定损效率与精度。加快现代科技手段应用,为精准定损、精准理赔提供数据与技术支持。三是拓展农业保险功能,提供粮食全产业链风险保障。受我国粮食产业链条拉长影响,粮食生产、加工、运输、流通、存储和销售等多个环节都面临着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为此,应促进农险向全产业链条风险保障转变,增加农民选择的自主权,探索“农业保险+”,拓展农业保险服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言论
   第04版:关注
   第05版:三农参考周刊
   第06版:专题
   第08版:国际
健全粮食生产者保障机制,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完善保险政策,降低种粮风险
东方城乡报三农参考周刊05完善保险政策,降低种粮风险 2024-08-13 2 2024年08月1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