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瑞江 文字:李扬
年轻的牙医叫志渊,老家是新疆塔城的,目前在上海某著名连锁牙科诊所当牙医兼院长助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娃,考上了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硕士毕业后取得了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证,也因此成了当地一家有名的牙科诊所的牙医,今年是单位派他到上海这家连锁牙诊所来学习种植牙技术的……
◆说起我和志渊的相识,得从我最近种植牙的经历讲起:我今年已经61岁了,40岁时牙齿就很不好,上牙床参差不齐不说,还由于长期的咀嚼上牙的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损坏,旁边还有一颗牙齿由于大意,有一次吃了坚硬的压缩饼干被崩坏了一半,当时经亲戚介绍去了沪上一家牙科诊所去治疗,经过他们的诊治,决定拔掉几颗已经损坏和长歪了的牙齿,给我装了一套半口的活动假牙。
谁知当时佩戴了半个多月,由于牙齿过敏发炎,又因为每天还要卸下来很麻烦,就索性不戴了,谁知又过去了两个多月再想戴上就戴不上去了,尽管那家诊所承诺可以再回厂调整一下假牙,但我想想就谢绝了,一来有些舍不得再花钱,另外也是觉得装上这假牙实在不舒服和麻烦。
以后这20多年吃东西紧靠这半口残牙对付,也没再去别的口腔医院去看。不过一个多月前我上半口的两个紧挨着门牙却实在支撑不下去了,开始了“消极怠工”,刚开始松动,过了不到一周,一颗就自动脱落了。另一颗没了“邻居”的支撑,也上下左右的松动,后来由于生命力的顽强,虽然松得厉害,但就是不脱落,这样一来我的处境更尴尬了,吃东西得慎重更慎重了,一不小心就会咬到摇摇欲坠的这颗牙,有好几次还险些把它也当作食物。
我想这样可不是办法,得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些牙齿问题了,毕竟牙齿不好影响全身的健康状况。于是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我马不停蹄地跑了沪上很多比较有信誉的口腔医院和牙科诊所,比较了他们的解决方案、技术水平和价格,最后才选择了这家颇有知名度的全国连锁牙科诊所,他们采用的用半口种植牙治疗的方案还是深得我心的,这样虽然用种植牙数额较高,但一劳永逸,不用再像可装卸假牙那样天天取上取下,避免了麻烦。
◆那天我到了这家牙科诊所导医台登了记,填写了基本情况,接到护士的通知后,就由志渊接待了我,他首先引导我做了牙CT,然后到他的独立办公室里看了CT片详细分析了我的病情,大概讲了我口腔的基本情况,然后针对我提出的种种疑虑耐心地做了详细的解答。
我是有一些为难情绪的,毕竟我一来岁数已经不小了,并且长期患有冠心病,现在还患有心脏房颤。以前还做了心脏瓣膜手术,术后天天吃抗凝药,做过牙科手术的病人大概都知道手术期间医生对停用抗凝药是很头疼的事,不吃药的话怕血止不住,停用的话怕对病人身体不好,有部分牙医怕承担责任,接待我这类病人是有畏难情绪的。
而且当时他工作的烦琐我是看在眼里的,我俩谈话期间前前后后共有四五批人找他商量事情,不过他忙而不乱,而且全程对我态度表现得和蔼可亲,温和大方,没有任何不耐烦的情绪,令我如沐春风。这时我的主治大夫金医生也进来详细确定了我上半口牙齿种植牙的治疗方案,确定好了价格和后天手术的时间。这位金医生经验丰富,技术精湛,他安慰我说停不停抗凝药都行,就是不停用的话到时也没啥危险,就是现场出血量相对多一些而已。
我临告别时志渊主动给我留下了他的企业微信,让我全程治疗期间有什么不懂或需要咨询的问题都发给他,不用怕给他添麻烦,着重强调无论什么时间。他白天上班时工作非常忙,但上下班和早晚还是有时间的,看到我的留言第一时间会答复我。
◆志渊良好的态度和工作的敬业精神让我非常有好感,有一次我在他的微信上咨询他术后的一个问题,发完才发现当时已经午夜11点半了,颇为抱歉,想他八成已经休息了,毕竟第二天他还照常上班呢。谁知刚发完他就秒回了,很耐心地回答了我的疑问。我关切地问他怎么还不睡觉?他说自己正在整理病历。
到了我去这家连锁诊所拔牙和安装种植牙的日子,说实话,尽管期间通过与志渊多次的微信联系,对这次手术基本有了底气,也停了两天的抗凝药,但还是很紧张的,但经过志渊的鼓励和安慰慢慢化解了我的紧张情绪。
那天上午的手术很顺利,前前后后共做了三个多小时,在手术过程中有两名年轻男医生和两名女护士全程在做准备工作,令我惊讶的是志渊就是那两个男医生之一,而且脸上戴着口罩的他一改平时接待患者的和睦,表现得认真而又专业。他有条不紊地在术前给我的口腔打了麻药,金医生在进行手术过程中他又当起了助手,此后又对每个假牙进行了缝合,整个过程都有条不紊,手法熟练。我这时才意识到:他用自己的专业医学知识和技术,为病人治疗疾病,作为医生他也是极其优秀的。
从第一次做种植牙手术开始,这一段时间我频繁穿梭于自己家和牙科诊所之间,随后又去了好几次,陆续做了下半口两颗牙的拔除和种植手术、牙线的去除等等。这样一来,随着我和志渊接触机会的增多,两人之间渐渐熟稔起来,我也了解了他的个人经历,了解后不禁佩服他的自强和执着的精神。
在乡野农田间,志渊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他父亲在他刚读初二时便因病去世,这样一来他的家境就更加贫困了,他和一个妹妹就在母亲一个人辛苦维持家庭开销的艰苦环境下长大,当时农村教育水平很低,但他却有着一颗渴望知识的心。面对困境,面对同伴或同村小伙伴的嬉戏玩闹,志渊选择了刻苦读书,他相信只有通过知识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他当时最苦恼的是经常面临吃饭难的问题,然而,这并没有让他气馁。每天清晨,他便背着书包,登上远方的山路前往学校。路途遥远,却没有一丝抱怨,因为他知道,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学校里,志渊努力学习,虽然当地的师资力量有限,但他从不放弃。每当别的同学玩耍时,他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里,专心致志地钻研书本。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成绩逐渐提高,老师和同学们也开始认可他的努力和顽强。
于是,日复一日,日子就在他每天的刻苦学习中匆匆度过,志渊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包括图书馆、学校图书馆的公共网络等,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和做题水平。同时,他也积极地做家教和各种兼职,力所能及地用劳动和知识来挣钱贴补家用,周末还要回家帮助母亲从事农活和放牧。
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快就迎来了高考,志渊凭借着刻苦的努力和毅力,成功地考入了一所重点医科大学,开始了自己的医学之路,在医学院里,他依然保持着勤奋好学的态度,学习也更加努力了,不断深入研究牙科方面的知识,广泛积累知识,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升自己。
毕业后,他凭借出色的表现顺利找到了一份当地城市牙科诊所的工作,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他的医术得到了广泛认可,成为了当地知名的牙医,也有了女朋友。
由于他的鼓励和带动,他的妹妹也考上了师范大学,毕业后成了一名老师。由于他兄妹两人的努力,终于成功扭转了自己和家里的命运。
◆相信志渊的故事会鼓舞许多人,他用自己的坚持和努力,证明了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在他的身上,人们看到了希望和力量,也明白了只要心怀梦想,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志渊作为一个穷苦的农村孩子,用刻苦读书改变命运的故事深深地触动了我,也激励着更多和他出身一样的年轻学子们能不畏艰难、坚定信念、奋力前行。志渊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出身如何,只要我们有梦想、肯努力、有决心、有行动,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能够迎接更美好的未来。奋斗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而成功则是奋斗的最好回报。我在这也祝愿所有在追梦路上的人都能像他一样,继续前行,勇往直前,最终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与幸福。
我对志渊的人品和医术非常欣赏,当然,他对我的态度也是亲热中透着尊敬,也不仅仅是当成普通的患者,如果抛开年龄,我们完全可以成为志同道合的好朋友,或者说定义我俩的关系,称之为“忘年交”更合适。
我儿子承平比他小几岁,现在在重点中学当老师,虽然我家里只是上海的一般家庭,但承平和他相比,无疑是极其幸运的。认识志渊之后,我把他的经历特意讲给承平听,希望他能从志渊自强不息的经历中有一些感悟。
这几天我暂时不用去牙诊所了,但半年后还要去那里上半口换上最终的种植牙,但这段时间没有业务联系,不但我和志渊关系没有疏远,而且反而更紧密了。我俩还是通过微信和电话经常交流,他俨然成了我免费的私人牙医,而我则不断叮嘱志渊,他独自一人在异乡很孤单,在有空时或节假日一定到我家来吃饭,他愉快地答应了,看来我俩这对“忘年交”还要长久地进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