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02月16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青龙文化IP让传统与现代和谐共生
记者 袁梓涵 摄

  □记者 赵一苇

  上海是中国农业文化及龙文化的重要故乡之一。同时,上海也是中国经济的“龙头”,长三角的“龙头”,我们要思考如何当好这样一个“龙头”,在现实中做好振兴乡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龙头”,来回应这样一种历史的机缘,弘扬我们的龙文化遗产。

  双创街咖啡馆门口的铁艺装置、大型购物广场上的雕塑和水幕电影、樱花街上的四季墙绘、菊园百果园内外……在上海市嘉定区菊园新区的各个角落,人们总是能寻到“小青龙”的身影。这只通体“天青色”的7岁“龙仔”是由菊园新区通过挖掘地方历史,几易其稿,设计创立的IP形象。如今,承载着非遗文化的“小青龙”以新的时代面孔,融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提升了公众对公共生活的参与感、亲近感与认同感,更是给人们带来了龙年的祥瑞与希望。

  小青龙IP的诞生,并非一蹴而就。起初,菊园新区希望通过打造一个独特的文化符号,来提升当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018年,上海菊园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成立,设计IP的“重任”就落在了公司肩上。公司联合辖区内的上海工艺美术学校和专业机构共同设计,经过多次研究和讨论,决定以青龙舞会为蓝本,以“天青色”为主色调,创造一个全新的IP形象。“天青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吉祥、幸福的象征,代表着天空的清澈,宽广和无限,也代表着内心宁静、平和与自由。”工作人员介绍。经过一系列的形象设计、市场反馈、改版调整,历时多年,最终成就了如今的小青龙3.0版本。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青龙也在不断“长大”,它逐渐成长为了层次丰富、具有区域共识和共情的,有菊园地方精神文化内涵的内容和意识形态输出载体。它不仅出现在各种文化活动中,如青龙舞会、非遗文化展览等,还被印制在各类文创产品上,比如杯垫、茶具、日历等,并制作成了各式玩偶、台灯、抱枕、发箍等有趣的产品。更重要的是,小青龙还以漫画、条漫、视频、绘本、水幕电影、雕塑装置等多种形式出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推广二十四节气、新二十四孝等文化和理念、防疫工作、廉政文化、垃圾分类、零浪费街区等宣传活动中,都可以看到小青龙的身影。

  小青龙是连接历史文化与现代发展的纽带,优秀的文化IP可以为区域文化产业带来活力,菊园新区通过小青龙IP活跃了区域文化消费市场,营造区域文化氛围。“小青龙文创市集”、小青龙文创系列、“小青龙小小悦读会”、“小青龙科学实验站”、“小青龙非遗进校园”等文化品牌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大放异彩。

  就拿“小青龙非遗进校园”品牌活动来说,菊园新区与辖区内的上海工艺美术学校达成合作,每年会选拔一批大学生,加入青龙舞龙队,学习制作青龙道具和舞龙技巧。融合了“小青龙”元素的耳环、项链、配饰等手工艺品也在“我嘉文创馆”进行展示,帮助学生孵化创业项目。低年级的在校学生则通过校园运动会、非遗工作坊等形式得以接触和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值得一提的是,樱花街上带有“小青龙”元素的四季墙绘就是由专业画师勾勒出框架后,由菊园新区辖区内的各个学校组织在校学生参与填色完成的。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发挥着自己的创意,用心美化着自己生活、生长的地方。这些举措不仅让非遗传承后继有人、代代相传,更在年轻一代心中播下了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与自豪。

  在龙年春节这个特殊的时刻,嘉定菊园小青龙用其独特的魅力,为沪郊大地注入了新的活力。2024年小青龙更将以全新的姿态拥抱龙年的到来。从传播形式到内容表现,再到文化精神架构,都将更进一步优化。菊园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将通过线上自媒体图文视频内容输出、线下城市家具、文创产品,社区和校园文化课程、社会公益活动,艺术展览,从生活出发进行内容生产,与传统文化共生,与广大群众共享,与城市内涵相符。 让人们在欢庆佳节感受浓浓的年味儿的同时,领略传统与现代和谐共生的魅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专题
   第04版:专题
   第05版:专题
   第06版:专题
   第07版:专题
   第08版:专题
鱼龙交汇处,非遗“舞”出新活力
小青龙文化IP让传统与现代和谐共生
东方城乡报专题07小青龙文化IP让传统与现代和谐共生 2024-02-16 2 2024年02月1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