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曹佳慧
如何让金融活水激发乡村振兴发展新动能?今年政协会议期间,来自上海农商银行的王海涛委员建议,加强统筹规划,加快建立上海市级乡村振兴基金。
王海涛表示,建立乡村振兴基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手段,是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企业主动筹资的多元投入格局,支持乡村产业发展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举措。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26日,全国范围内的乡村振兴基金累计设立为192只,分布在23个省,总计管理规模为1239.82亿元。
“上海在发展乡村振兴基金的过程中有过一些探索,主要是个别区一级政府或国企在先行先试。”王海涛介绍说,金山区出台了《金山区乡村振兴发展基金管理办法》,率先设立全市首家乡村振兴基金,规模5亿元,用以支持区内基础性、带动性特征明显的乡村振兴项目;奉贤区青村镇吴房村与国盛集团合作,通过长三角乡村振兴基金的建立和运作,开展产城乡一体化的实践探索。
“总体看来,与江苏、山东等省份相比,上海在进度上、规模上和效果上都存在一定差距。主要是上海尚未出台市级乡村振兴基金的顶层设计方案和管理制度,相关运作举措未能开展。”在王海涛看来,上海也应当有一支以上海乡村高质量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为目标、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基金,加大市、区两级乡村振兴领域财政专项资金“拨政投”的力度,推动“资金改为基金”,进一步发挥撬动效应。他建议,充分借鉴江苏等地的做法,结合前期金山区的探索经验,明确市级基金的组织架构、管理模式、资金来源、投资决策、风控体系、绩效分配等内容,形成有效的制度供给,发挥人才优势,打造协同机制,汇聚形成支持乡村高质量发展的金融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