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乡风淳朴,文化活动多,‘福利’也好,老上海味道的伙食,嗲得不得了,我们住着不想走……”
“那种公寓楼的格子间,有种说不出的局限。但这里,我一眼就看中了,试住了一个月,还是觉得蛮好。”
“人情味,有时候就是逢年过节一起包汤圆、包粽子的气氛,相互交流,没有人把你当作‘外人’,也没有隔阂。”
“其实,老人的价值感很需要被年轻人看见,他们能做的,能做好的事情有很多。所以,我们才有爷爷奶奶一堂课,有奶奶咖啡,奶奶烧饼……”
“看起来是一次‘4天3晚’再普通不过的崇明游,但我们想抛出一个‘概念’,就是在上海乡村,也可以有旅居的养老生活。”
……
当越来越多的老人选择到充满魅力的乡村“归隐”,沪郊乡村究竟给了他们怎样的新生活?
>>> 2·3版 《大城养老:“归隐”田园 乡村生活的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