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政策
相关政策表示,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继续支持创建农业产业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支持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推动乡村民宿提质升级。深入实施“数商兴农”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鼓励发展农产品电商直采、定制生产等模式,建设农副产品直播电商基地。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
乡村新业态发展 取得明显成效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各环节融合应用,推动乡村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
一是农村电商持续增长。农村电商发展势头迅猛,直播电商、社区团购、生鲜电商、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成为新亮点,2020年以来全国农产品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总额大幅增长。
二是农村消费潜力不断释放。数字技术向农村消费领域逐步渗透、线上线下融合加速发展,数字消费逐步成为农村消费的主流模式。信息进村入户深入推进,为农民群众提供公益、便民、电子商务等“一站式”服务。
三是农村新业态蓬勃发展。乡村旅游智慧化水平大幅提升,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队伍不断壮大,2021年返乡入乡创业人员达到了1120万人,80%以上创业项目是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带动农事体验、电商直播等蓬勃兴起。
同时也要看到,我国乡村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存在区域间、产业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农村物流体系存在薄弱环节,农村电商品牌效应不强;农村科技创新供给不足,尚不能满足创新创业需求;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依然较大,农村消费潜力尚未有效释放;农村新业态发展规范化不足,可持续盈利模式亟需加快探索。
培育发展乡村新业态
具有重要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丰富乡村经济业态”,为新时期乡村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充分认识新业态新模式在“三农”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新业态新模式是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加快农业转型升级的现实路径。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数字经济已成为引领全球经济社会变革、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乡村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深刻改变了农业生产方式,加快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物流等产业链各环节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数据成为新农资,推动传统农业加快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是助力农村全面进步、推进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我国数字乡村发展势头良好,农村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电商可持续机制逐步成熟,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乡村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有利于畅通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促进知识和信息在农村和偏远地区传播,带动优质农资和消费品下乡,激发农村巨大市场潜力,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整体带动农村现代化发展。
新业态新模式是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助推农民共同富裕的有力保障。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考察调研时强调,电商作为新兴业态,既可以推销农副产品、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又可以推动乡村振兴,是大有可为的。乡村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新的机会和空间,拓宽了农村商品与服务的展示和销售渠道,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使广大农民享受到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共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加快新业态发展
激发数字乡村发展新动能
“十四五”时期,数字经济在乡村建设中将迎来重大机遇,新业态新模式有望步入发展快车道。为此,去年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广电总局、国家乡村振兴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坚持融合发展,深化农产品电商发展。我国农村电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只有加快完善自身,才能在乡村振兴、农业数字化转型等中发挥更大作用。对此,《行动计划》不仅部署深入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数商兴农”等工程,推动农产品电商转型升级,还提出了提升农产品品牌任务,包括打造农产品网络品牌、培育“巾帼电商”品牌等。针对农村物流问题,强调要加快完善农村物流体系建设、发展县乡村物流共同配送,进一步夯实农村电商发展基础。针对电商新模式乱象,要求引导电商平台规范有序开拓电商分销渠道。
坚持立农为农,促进农村消费升级。乡村是消费增长“新一极”,但受多重因素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热情依然不高,亟需释放农村消费潜力。对此,《行动计划》一方面部署了畅通“工业品下乡”通道、丰富农村信息消费内容等任务,进一步增强农村居民消费产品供给,扩大农村消费市场。另一方面,强调要保护农村居民消费权益,不仅要求严肃查处制假售假、违法生产经营等行为,强化农村信息消费市场监管,而且提出开展消费品质量安全“进社区、进校园、进乡镇”消费者教育活动,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权益保护意识。
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培育乡村新业态。乡村新业态是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但也存在发展规范性不足等问题。对此,《行动计划》围绕乡村旅游发展,提出打造休闲观光园区、乡村民宿、森林人家和康养基地。围绕新业态,鼓励创意农业、认养农业、健康养生等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发展。围绕乡村文化产业,提出通过网络传播农村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围绕农村平台经济,引导平台企业将产品和服务下沉到乡村,推动农村平台经济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