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彩燕 记者 王平
为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走深、走实、走细,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大合力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浦东新区万祥镇各部门、单位、村居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万祥镇各村居充分利用党员“双报到”、“星期五志愿服务”契机,将党员志愿者充实到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中。积极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垃圾分类岗前培训,志愿服务队伍采取上门入户、发放宣传小手册、驻守投放点位、捡拾小包垃圾等方式,向村居民宣传生活垃圾分类小常识,做好分类宣传引导工作。同时加大垃圾分类硬件设施投入,迁建镇级垃圾清运压缩站,改建示范性垃圾厢房,更新制作宣传版面,分层分类分级开展培训,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严格实施垃圾分类考核制度,每周发放“红绿榜单”,加大第三方检查考核力度,用好提醒约谈机制。
为提高万祥镇可回收服务知晓率,该镇相关部门联合上海沈联物资回收有限公司,依托“互联网+”,通过“海蓝宝”两网融合微信小程序线上下单,方便上班族足不出户预约上门回收服务。为方便老年群体,设置线下“家门口集中点”回收。通过垃圾分类“小小志愿者”知识竞赛、“学雷锋活动”、分发“两网融合”垃圾分类礼包等系列宣传活动,提高再生资源回收率和居民知晓率、参与率。
饮料瓶、纸板箱、泡沫塑料占用公共楼道,一直都是社区和居民关注的难点问题。万祥镇兴隆居委、馨苑居委开展“垃圾分类,以物换物”活动,鼓励居民将闲置的堆物以回收的形式重新流动起来。对于腿脚不便的老年人,志愿者还上门帮助清理可回收垃圾。此类活动旨在引导居民自觉养成文明、低碳的良好习惯,共同助力文明城区、国家卫生镇创建。万祥镇新建村、新振村以“乡村振兴”为契机,结合“星期五志愿服务”、清洁日活动等,使全劲、发全力,干部群众齐动手,抓重点、攻难点。坚持“属地化、网格化、常态化”管理模式,探索“积分制”管理,通过定期组织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文娱节目表演、保洁员培训、分类技能比拼等,擦亮乡村振兴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