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逸极
远远传来“兄弟抱一下……经过风吹雨打才会开的花……只想安稳有个家”的歌声,你看一看老沈,脸上的些许皱纹配上略微发福的身材,但是依稀能看出胳膊上的腱子肉,总是露出有些憨厚的笑容,就是这样一个朴实的中年人,你很难把他和瘾君子联系在一起。
老沈曾经是一个老实勤劳的青年,自初中毕业之后就进入了社会,有在某玻璃厂工作过多年的经历,那时接连在玻璃厂里获得荣誉,平时也愿意多帮帮街坊邻里,是个不错的小伙子,也与同村小林成婚了。
老沈之后由于家中房屋拆迁手头宽裕,辞掉了原先在玻璃厂的工作,在留一套自住后,在其他房屋中开办棋牌室为生,因为之前玻璃厂认识的朋友比较多,生意也是特别红火。2008年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那时候老沈在经营中经常为了招揽生意,自己也时常陪着来店里的客户打牌,一来二去,常常有时候打到深夜一两点,有一次有个朋友神神秘秘递给了他一支烟,说这烟提神。老沈本身文化程度就不高,加上自己也经常抽烟,看着这烟外表没啥两样,就试了一下。可是他吸了一口,有些头晕,但是休息过后又在牌友的鼓励下吸了两口,打牌就来了精神,就此染上毒瘾。
慢慢地,老沈的心思就不在做生意上了,为寻求刺激的生活,经所谓的朋友介绍正式接触冰毒开始吸食了。他隔三差五就拿赚的钱去请朋友一起潇洒,后面开始动用家里的存款及拆迁款,妻子小林察觉到不对劲,了解情况后十分痛苦,刚开始小林还对他抱有希望,觉得能戒掉就好,但是毒瘾发作时,老沈实在忍受不了了,趁妻子不注意偷偷溜出家门,又去买了毒品。
自此以后,老沈再也没有心思经营生意,多年奋斗的积蓄就这样付诸东流。在2010年、2015年、2018年老沈多次因吸食毒品被公安机关抓获并强制隔离戒毒。一而再,再而三,妻子也对其失去了信心,分割了家产,离开了他。
在戒毒所的这段时间,是老沈人生受教育最深刻的阶段。在戒毒所里,他静心回忆起近十年来的经历,他自觉对不起前妻小林,对不起自己的母亲,自己的孩子小沈从小也由年迈的母亲带着,如今母亲离世,儿子二十多岁,他却没尽过几年父亲的义务。
社区工作者因考虑到老沈进行过强制隔离戒毒且又复吸,初期与老沈进行接触,只了解老沈目前的状况及内心真实的想法,老沈表示周围环境较为复杂,也因为吸毒之事,周边好友逐渐开始疏远自己,内心非常失落,故会忍不住诱惑寻找毒品重新麻痹自己。了解到以上情况,社工和居委多次上门与老沈聊天喝喝茶,听听老沈的心里话,老沈一开始还是沉默的时间多一些,但是后面慢慢敞开心扉,有时候聊到深处,老沈情绪激动不能自已,社工也会抱抱他,拍拍肩膀,陪他一起走过阴郁的日子。
后来老沈愿意走出家门,多方寻找就业机会,但是因为学历较低,加之自己也只想在家周边找工作,不少人知道他进行过强制隔离戒毒,参加多次招聘活动后都了无音讯,刚刚燃起的热情又被浇灭了一半。为此村委干部给他申请了临时生活补贴。社工也很关心他,尤其是几番去老沈家,家中就他一人,觉得要从老沈家人入手,多方打听要到了老沈儿子小沈的电话,希望他能和老沈沟通下,但是小沈一开始的态度很坚决,尤其是介意老沈当初不听劝,母亲也给过老沈机会,却最终没有让老沈回头而伤透了心。社工并没有气馁,多次尝试和小沈沟通,告诉他老沈的转变,非常需要他这个儿子的鼓励,最终,在社工的劝说下,小沈拨通了老沈的电话,鼓励他好好找工作,希望他能自食其力,重新振作。
在居委会、社工和儿子的鼓励下,老沈痛定思痛,切断了与毒友与赌友的往来。后来老沈在社工和居委的帮助下,在街道上找了个扫地工作,工资虽然不高,但老沈却每天早起争取早点去扫,他常说,以前年轻的时候喜欢人多热闹,现在这几年这么过来,尤其是找了这个扫地的工作,他就喜欢一个人去扫,像是在扫自己的过往,扫扫干净,赚点工资图个温饱。有时候扫累了,他就哼两句“兄弟抱一下为岁月的牵挂,为那心中曾翻滚的汹涌的浪花……让深埋的话抚慰那久违的泪花”。
工作步入正轨,周边邻居也看到了老沈的改变,也逐渐开始和他接触起来,尤其是已经长大成人的儿子在周末偶尔会来看看他,他感觉到心满意足。老沈还时常上门拜访居委会和社工道谢,说得最多的就是“谢谢你们像兄弟一样抱了我一下,拉了我一把”。
(作者单位:松江区新桥镇禁毒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