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路
前不久一天晚上,在滑县上官镇袁庄村一处村委临时办公地,人潮涌动。这里正在举办一场由市县、乡镇、村干部与村民100多人一起进行的“围炉夜话”。话题围绕村里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等问题,大家畅所欲言,述说自己见解和看法。一个多小时的真诚对话,使夜幕下的村庄顿时活跃起来。这是河南安阳市日前举行的一次基层“围炉夜话”场景。
近年来,在农村,“围炉夜话”已成为不少地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一种新形式。他们通过各级组织以及驻村干部们与当地群众百姓一起围“炉”而坐,围绕农民关注的经济、生态、生活、文化、公共基础设施等问题,敞开心扉,热络地向农民问事、俯身倾听群众说事、互道点子议事、真心诚意解事,取得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理想效果。
一场场“围炉夜话”在夜色下涌动,一个个场景比预期中更加完美。夜话中,人们不仅收集到基层各种贴切的好建议、金点子,而且还由此调动起全员力量来了,似一次极富感染力的对话会、动员会,激起乡村发展“一池春水”。
欲说“围炉夜话”,窃以为,它的核心就是用最朴实、最简单、最为家常的形式,深入群众,倾心于民,问计于民,从而达到一种平等式、心贴心共解农民关注新问题、共谋农村发展新图景的目的。
一些时候,由于农村个别党员干部,在主观上忽视了农民的参与性,同时又在客观上多少拉开与农民的距离,做起事来较自我,干好便成,干不好且遇到问题只是关起门来“冥思苦想”,路子走的是越来越狭隘而难以突破。这问题的根子,就出在脱离群众身上。不与群众交底、不问群众喜好、不和群众商议,仅凭“一家之言”岂能把事情做实做好做圆满?即便一度成了,可随着形势发展,工作要求及人心期望值升高,以后出路又在哪?
我们常说,人多力量大,众力汇成钢。可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人总是循着独行其是自以为是的轨迹而去,少听他人言,喜唱“独角戏”,到头来弄得人心散去,工作陷入僵局。看来,走好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办好群众事情,得时时刻刻把老百姓装在脑海,善于倾听他们心里的想法才是。
农村各级干部要主动带领群众唱响“绿野大合唱”、齐奏“山河奋进曲”,切实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尤其是在人的关键点上动脑筋、做文章,当好发动机,做好引路人。只有这样,才能集众智、聚众心、汇众力;只有这样,才能求突破、促发展、上台阶。一个问题,引来百优解,那可多好。
“围炉夜话”虽只是一种形式,但它倍显温暖和力量,也极好地体现了一种你我平等、和衷共济的良好氛围。有事大家说,有事共商量,村民自治功能也在这种和谐情势下悄然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