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视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03月31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棚美术馆”让乡村与艺术碰撞出别样火花
《大棚系列油画作品草图》展示这座蔬菜大棚在白天和黑夜里不同的状态,通过自然光和灯光设计,幻化出不同的色彩,通过蒙太奇手法展示着大棚的不同味道。
《摩登弄堂》把上海老百姓记忆中的老物件以艺术的方式展现,将弄堂和乡野结合,藏情于景,寻觅记忆中的海派文化,荟萃历史足迹和人文底蕴。
《霓虹灯兔爷》灵感源于中国传统木板年画中的门神形象,结合癸卯兔年动物形象,设计出具有摩登夜上海气质和海派国潮风貌的门神兔爷形象。
在大棚的一面墙上,十多个卡通形象格外引人注目,这些ip形象是由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的学生们设计的江海村“吉祥物”,融入了江海村良渚文化、桃花等各种当地元素,将艺术赋能乡村,为江海村的乡村振兴植入美育价值、生态价值。

  乡村与艺术碰撞,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奉贤区南桥镇江海村的一座蔬菜大棚,通过艺术家的改造,变身“大棚美术馆”,《2023“摩登田野”新海派乡村美育展》在这里举办。有别于其他艺术展馆,坐落于江海村广阔田野间的蔬菜大棚,天然具备新海派乡村气质,让人初见就印象深刻。

  这已经不是这座大棚第一次举办美术展览,去年春天,“大棚美术馆”就曾引发一波热议,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参观打卡,成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一处标志性地点。

  今年,“大棚美术馆”内的参展作品更丰富多样,作品呈献的内容也更接地气,整个展览的气氛也更加热闹。除了在大棚内,这些作品还分布在大棚外的田野、草坪上,与周边房车、桃树等元素融合,把大都市的乡村风貌,装扮成“摩登”的审美化场所,艺术与乡土之间,通过“大棚美术馆”建立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馆内的展品仿佛都“生长”在土地上一般,创作者在阡陌田野间和海派文化中攫取灵感,创作出兼具人文关怀和泥土气息的艺术作品。

  文字:记者 陈祈 

  摄影:见习记者 于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沪郊
   第03版:区域
   第04版:视觉
   第05版:阡陌
   第06版:绿野
   第07版:科普
   第08版:宠物
“大棚美术馆”让乡村与艺术碰撞出别样火花
东方城乡报视觉04“大棚美术馆”让乡村与艺术碰撞出别样火花 2023-03-31 2 2023年03月3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