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乡村服务业,全面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在商务部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表示,去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17万亿元,同比增长3.6%。各地依托电子商务进农村项目,深挖特色农副产品,大力发展直播、电商等新业态,帮助农民实现就业增收。商务部将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实施“县域商业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到2025年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基本建立较为完善的县乡村商业网络体系。
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县城一头连着城市市场,另一头连着农村市场,在我国城市经济结构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时刻牵动着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近几年,在新型城镇化战略布局下,核心城市群规划落地实施,县城与城市、农村之间更加紧密。在居民收入、消费能力、消费意愿等方面,三四线城市与一二线城市差距正不断缩小。消费下沉趋势不断突显,为县城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
束珏婷表示,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农民收入和农村消费双提升的重要举措。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加强政策支持,指导各地深入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当前,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已取得四方面积极成效。
一是县乡村商业网络不断完善。2022年,全国建设改造县城综合商贸服务中心983个、乡镇商贸中心3941个。不少“乡镇大集”、便民超市经过改造,环境焕然一新,功能更加完备。
二是农村物流配送体系持续健全。2022年,全国支持建设改造县级物流配送中心506个、乡镇快递物流站点650个。通过整合物流资源、发展共同配送,推动让农村物流成本逐步降下来、配送速度快起来。
三是农村电子商务创新发展。2022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17万亿元,同比增长3.6%。各地依托电子商务进农村项目深挖特色农副产品,大力发展直播电商等新业态,帮助农民实现就业增收。
四是农产品流通效能进一步提升。2022年,全国支持升级改造878家农产品零售市场,建设12家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新增冷库库容96万吨;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5313.8亿元,同比增长9.2%。“骨干批发市场+零售市场+农产品电商”的多层次农产品流通格局不断完善。
央地加强战略协同
改善县域消费环境,加快完善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国家高度重视农村消费与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对此,央地加强战略协同将充分挖掘包括农村消费在内的国内市场潜力。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发展农村电商和快递物流配送”。同年3月,财政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和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印发《关于支持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的通知》,通过支持完善县乡村商业网络、物流配送等基础设施,为实现市场主体的“三个下沉、一个上行”创造条件。同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强调“建立完善县域统筹,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的县域商业体系”。同年5月,国务院印发的《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明确提出“支持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此后,商务部等部门也先后发布了《关于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 促进农村消费的意见》和《县域商业建设指南》,以更好地指导和规范各地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消费工作。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畅通工业品下行和农产品上行渠道,促进农村消费和农民增收,地方上也先后提出了新要求。
例如,江西近日印发了《关于全力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完善农村商业设施,健全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加强农产品物流骨干网络建设,培育农村物流服务品牌,推广“农产品+大同城”寄递服务,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
全面推进提质增效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县域常住人口7.4亿,乡镇和村级消费市场占全国总体消费市场的38%。
时代的风向标下,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是实现扩大内需、支持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着眼未来,提质增效将成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的重要目标。束珏婷表示,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商务部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会同各相关部门加强政策协同,实施“县域商业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到2025年,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基本建立较为完善的县乡村商业网络体系。同时,培育一批县域商业典型标杆,改造升级一批“乡镇大集”、农村新型便利店,打造一批县域商业典型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发展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等新业态,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带动农产品上行和农民增收。
县域经济是中国促消费扩内需的重要基本盘,县城商业体系完善、消费活力旺盛,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底层驱动力,而即时零售作为一种有效提振消费需求、盘活实体零售的新模式,可以有效激发本地消费潜力、吸纳人才回流,盘活县城实体经济。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随着消费者对品质生活的要求提升,县城商业配套设施日益完善,即时零售等新业态正在县域悄然生长,消费业态创新正在成为经济复苏的“强力引擎”。蔡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