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宠物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02月17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养宠物兔需知人兔共患病

  随着经济的发展,宠物市场也有了新变化,凭借可爱的外貌特征和温驯的性格特点,兔子备受广大城市宠物爱好者青睐,逐渐成为继犬、猫之后的又一大类宠物。不过,饲养人员应注意,养兔存在兔源性人兽共患病,兔子感染后,接触者若防护不当,也会被感染,影响身体健康。

  以下介绍主要的兔源性人兽共患病及预防措施。

  野兔热

  野兔热是由土拉热弗朗西氏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人兽共患病,又称土拉杆菌病、土拉热、兔热病。

  临床上野兔热会感染兔或人,以淋巴结肿大、脾脏和肝脏脓肿为特征。病兔死亡前食欲废绝、运动失调,急性病例常不表现临床症状而因败血症死亡。多数病例病程较长,脾、肝肿大充血,肺充血,呈高度消瘦和衰竭,主要在颌下、颈下、腋下和腹股沟等体表淋巴结肿大,鼻腔黏膜发炎,体温升高。

  预防措施。所有接触兔人员,应注意自身的防护。特别是有野兔热病的疫区人员避免被蜱、蚊叮咬,妥善保藏食物,防止食物和饮水被感染的鼠的排泄物污染。

  兔魏氏梭菌病

  兔魏氏梭菌也称产气荚膜梭菌,可引起人及兔感染发病。魏氏梭菌可分为A、B、C、D、E五个血清型。兔魏氏梭菌病是由A型或E型魏氏梭菌及其毒素引起的一种死亡率极高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当兔子遇到长期饲喂劣质精料、青粗料短缺、长途运输、饲料突然变换、气候突然变化等情况时,兔肠道菌群生态平衡将受到破坏,魏氏梭菌大量繁殖,产生毒素,毒素进入血液后,致兔发病。

  预防措施。病死兔必须无害化处理,发现可疑病兔,应隔离观察治疗,对接触的其他兔,接种兔魏氏梭菌灭活苗。

  兔李氏杆菌病

  兔李氏杆菌病是一种散发性传染病,病原体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氏杆菌。兔发病后以心肌炎、坏死性肝炎和单核细胞增多为主要特征,人感染则以流产、脑膜炎和败血症为主要特征。

  预防措施。对兔接种疫苗预防。兔活动环境和兔舍消毒杀菌和带兔消毒杀菌。

  兔布鲁氏菌病

  兔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感染兔所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布鲁氏菌病又称地中海弛张热、马耳他热、波浪热或波状热。兔感染表发病兔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雌兔生殖道发炎、流产、阴道排出大量分泌物,严重时排出脓性或血样分泌物,雄兔睾丸炎、睾丸肿胀等为特征。

  预防措施。疫区饲养人员每年应进行定期检查,做好防护措施,接触可疑病兔、病菌污染物或病菌时应穿戴工作服、胶靴、口罩、橡胶或乳胶手套等防护。

  兔伪结核病

  兔伪结核病是由于感染伪结核耶尔森氏菌而发生的一种人兽共患的慢性消耗性传染病。病兔主要症状是腹泻,食欲不振甚至停止采食,行动迟缓,体质衰弱,机体日渐消瘦等。由于病原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当兔生活环境卫生条件不良,管理不当,非常容易造成该病的流行。该病多在寒冷的冬春季节,夏季少见。

  预防措施。可用伪结核杆菌多价灭活菌苗进行预防注射。平时加强饲养管理,改善兔居环境卫生条件,防止寄生虫侵袭,灭鼠杀虫,避免饲料、水源及用具的污染。新购兔要隔离检疫,严禁带入病原。

  兔脑炎原虫病

  兔脑炎原虫病是由兔脑炎原虫寄生于兔的脑和肾脏而引起的一种慢性隐形原虫病,以引起腹泻、肝炎、腹膜炎、肌炎、结膜炎等症状,尤其以腹泻为特征。

  预防措施。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淘汰病兔、加强防疫和改善卫生条件有利于本病的预防。

  兔Q热

  兔Q热是由贝氏科克斯体感染兔所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高度传染性疾病。

  兔多呈隐形感染,在分娩时排出大量病菌,可表现发热、食欲不振、体重减轻、流产等症状。

  预防措施。主要靠加强饲养管理、加强圈舍卫生消毒、做好灭鼠灭蜱工作。

  兔吸吮线虫病

  兔结膜吸吮线虫病是由结膜吸吮线虫引起的人兽共患病。因该虫多分布于亚洲,故也称东方眼虫,其引起的疾病也称东方眼虫病。结膜吸吮线虫主要寄生在犬、猫和兔等哺乳动物的泪管、瞬膜或结膜囊内,也可寄生在人眼内。

  预防措施。个人防护,要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保持面部清洁,以防止果蝇叮附眼部而感染本虫。

  兔曲霉菌病

  兔曲霉菌病是由曲霉菌属中的烟曲霉和黄曲霉等多种曲霉菌所引起的多种禽类、哺乳动物和人兽共患的真菌病。其主要特征是在呼吸器官组织中发生干酪样、坏死性炎症,形成肉芽肿结节或霉菌斑。兔感染表现中,肺曲霉菌病比较常见,常呈慢性经过,表现呼吸困难,轻度咳嗽,长期生长发育不良、消瘦等症状。侵害消化道时,粪便呈黄色胶样,病兔精神萎顿,食欲不振或食欲废绝,体温升高。

  预防措施。接触曲霉菌污染的环境时,应带防护口罩。清理有曲霉菌生长的用具时,宜用湿布擦拭。平时加强消毒,对于病兔,要及时隔离、治疗。

  兔疥癣病

  兔疥癣病是由寄生于兔体表的疥癣或痒螨引起的一种顽固性、接触性、传染性人畜共患病,主要侵害皮肤,以剧烈瘙痒、结痂、湿疹性皮炎、脱毛、皮肤增厚以及患部逐渐向周围扩展为特征,具有高度的传染性。

  预防措施。注意兔舍的清洁卫生,兔舍应经常打扫,定期消毒,保持干燥、透光及通风良好。冬季垫草要干燥、夏季通风要良好。对新购进种兔必须严格检疫并用药物预防。

  执笔:朱晓英 龚国华 赵洪进 插画:宋雨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一周
   第03版:倾诉
   第04版:宠物
   第05版:东方社区周刊
   第06版:禁毒
   第07版:关注
   第08版:写作
“毛孩子”身心都要健康 科学养宠成主流
养宠物兔需知人兔共患病
东方城乡报宠物04养宠物兔需知人兔共患病 2023-02-17 2 2023年02月1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