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言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核心提示】 将乡村自然与人文优势注入乡村教育,打开孩子们在艺术、体育、劳动等更多方面的成长可能,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
~~~
2023年01月19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禁”还是“放”?应尊重城乡差异

  □李华帆

  春节是否应解除“禁燃令”?答案是因地而异的。比如,城乡之间地理条件、人口密度、风俗习惯等不一样,所以也不应套用同一种规定。笔者认为,应结合城乡差异、尊重乡村实际,制定适合乡村的烟花爆竹燃放政策。

  乡村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还有的乡村基本就是一个大家族的成员,所以乡村社会成员之间也往往是常来常往、联系紧密。特别是过年时,更希望有一种热闹的仪式感来增进亲朋邻里团聚的喜庆氛围。而燃放烟花爆竹无疑可以增强这种过年的仪式感和亲近感,特别是过去三年,我们保持社交距离,倡导就地过年,暂缓走亲访友,人们压抑了许久的对团圆的期待,需要一次合理释放。

  此外,与城市相比,乡村地广人稀,一家一户往往是独门独院,空间距离较远。这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火灾等发生的概率,另一方面因燃放而产生的烟气不会像城市那样,由于人员过于密集而造成太大的环境污染。所以,燃放烟花爆竹是符合农民期待、能在乡村实现的。当然,要严格监管烟花爆竹市场,加大对烟花爆竹产品的监管力度,切实保障流入农村的烟花爆竹产品质量安全,从源头上堵住安全漏洞。如果能在传统的新春佳节之际,让村民在特定时间段适当燃放烟花爆竹,何乐而不为?

  (摘编自《农民日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言论
   第04版:新农村
   第05版:三农参考周刊
   第06版:关注
   第07版:热点
   第08版:国际
生态文明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
“零近视”学校走红,看到乡村教育更多可能
“禁”还是“放”?应尊重城乡差异
东方城乡报言论03“禁”还是“放”?应尊重城乡差异 2023-01-19 2 2023年01月1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