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
公布首批14个
千年古镇古村落名单
日前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获悉,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挖掘和传承地名文化遗产,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确定第一批广西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镇、千年古村落名单。据了解,获得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镇必须同时符合集镇或中心聚落形成至今有1000年(含)以上,且今为建制镇等5项条件,在符合上述条件的基础上,获得历史文化名镇、特色小镇等称号的予以优先申报认定;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村落则需要同时满足地名专名历代传承,至今有1000年(含)以上,文化内涵丰富,有重要传承价值,知名度高等3项条件,在符合上述条件的基础上,获得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称号的予以优先申报认定。经过普查登记、调研考察、审核报送、论证、复核、评估、公示等程序,广西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镇目前有桂林市阳朔县兴坪镇、贵港市桂平市罗秀镇等4个建制镇入选;广西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村落共有10个,南宁市江南区江西镇扬美村、河池市宜州区庆远镇思榄屯等入选,其中桂林市、贺州市分别占据3个名额。
河北
石家庄146名
“新农民”喜获职称
2022年10月,河北石家庄市人社局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制定出台《石家庄市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审实施方案(试行)》,明确农民评职称不设学历、论文、科研成果等“硬门槛”,重点考察技术水平、业绩贡献、经济社会效益和示范带动作用,并在河北省率先对取得职称的新型职业农民给予资金、评优等支持奖励。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从石家庄市人社局获悉,首次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审中,全市共有146名农民评上职称,其中初级职称31人、中级职称115人。他们分属农艺(农经)、畜牧(兽医)、工程3个专业,均为深耕农业领域多年的好榜样。“农民评职称,不能‘一评了之’。获取职称的农民,评上职称也不是最终目的。”石家庄市人社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人社部门将进一步完善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化、专业化标准,创新评价方式,充分释放农民评职称的连锁效应,带动更多农民掌握农业生产经营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