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邵天骏
倪辉祥,作为浦东第一位土生土长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如今已是著作等身、知名度高。去年8月,《劳动报》曾专门用超过半个版面的篇幅刊文说,“写了近50年仍然写不完的是浦东!作家倪辉祥将手稿捐给家乡,但故事还在继续。”不久前他创作的中篇小说《奇恋蕴真情》,又一次受到了多方关注和好评,被誉为“现代家庭伦理版”有分量的代表作小说之一。
倪辉祥的小说
跌宕起伏,悲喜交织
这篇小说,奇与恋,真与情,每一个情节的铺垫都带来无尽的悬念。这样的多重苦涩与甘甜对照,旷世奇缘与情感袒露,就像是一幅彩色画面里的黑白剪影,勾勒极为明快,巧妙而又独具匠心,唯美而又不失本真。于是,《奇恋蕴真情》自然就有着某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现场震撼感,继而引发读者广泛共鸣。
倪辉祥主要是写小说的,当然他也写散文等其他体裁的文学作品,这为他的小说带来了一股特有的韵味。他的小说常在构思独特、设计精妙里跌宕起伏,且多有出人意料的结局。那种各式各样人物的“脸谱”,一开始似乎带来了朦朦胧胧的影像,却在小说的渐进层次感里愈发变得清晰起来,很快又复归于真实的平淡。婚恋奇缘,也许就是人世间爱恨交织、悲喜剧充盈其间的一段心灵诉说。
可以说,世界之大,无“奇”不有,由此循环往复。每一个人的人生轨迹,许多时候看似是可以事先设计的,实则总也摆脱不了某种“命运”的羁绊。就像不般配的婚姻,尽管皆为各种因果使然,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并不鲜见,因而也就多了人生磕磕绊绊的一些念想。前者腾新君与月季的结合,一个是仪表堂堂,一个是矮胖如冬瓜,腾新君因家里穷最终难违父母之命;后者郎小舟与张莲香的婚姻,一个是相貌平平,一个是美若天仙,却在一次命运安排的外出苏州采购中,郎小舟用计达到了“生米煮成熟饭”的目的。若论夫妻的先天性因素,两对其实都是有着重大缺陷的。这就为后来腾新君与张莲香的奇恋埋下了伏笔。
倪辉祥的小说
合理之中,意料之外
中篇小说《奇恋蕴真情》曲折之多、精彩之回响,许多时候在于奇恋的整个过程并没有落入俗套。如果单从婚恋外的空虚上来寻找寄托,就有违社会的公序良俗。即使这样的婚外情演变成了所谓的“真情”,也是对婚姻的一种亵渎,甚至容易构成婚外情的悲剧形态。如此的情节演绎,男女主人公的形象就会大打折扣。倪辉祥不愧是一位出色的小说家,他为此很好地避免了这样的叙事尴尬。他的独辟蹊径,其老到的创作手法,在为他情节的合理之中与意料之外相互交织,增添了大量的厚重感及斑斓的色彩。
奇与恋,真与情,其意蕴萌发的层层递进,可以说是最具看点的一大坚硬内核。当奇与恋由此扯上了某种关系,奇恋就成了心中始终难以抹去的印痕。而当真与情注入本能与意识的各种要素里,也就蕴含了善意与唯美的点点光亮。郎小舟的意外落水去世,月季因子宫癌晚期而离开人间,不经意间最终成全了两个有情人。尽管其中隐含着许许多多的“痛点”……当小说进入悬念逐一揭开的最后关口,“两家并一家”也许是在无奈之下的一种最好抉择,同时也挽救了两个濒临解体的家庭。
倪辉祥的小说
精彩溢出,回响浑厚
有情人终成眷属,自古以来就是世人谱就的一段美好心曲。不过,月季离世前的有关举动则让人为之动容。月季在最后的时光里,还在为自己的丈夫操心。她提出与丈夫离婚,并竭力撮合他与张莲香走到一起,从中可以窥见月季的心地善良。腾新君亦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他不可能在这个时候离开妻子。人世间的诸多风雨,此时透露出的更多是凄美与默然。
腾新君最后还是与张莲香走到了一起。因为奇恋中的真情,总是在委婉地叙说着什么,又在隐含着一些什么。当双方家庭的接连不幸掩盖了人性的基本诉求时,两个有情人自始至终克制住了情感的释放。而当一切水到渠成的结局却又显得那么令人动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对一些陈腐观念进行了“浪里淘沙”。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印证了时代的不断进步。
在这个中篇小说的容量里,《奇恋蕴真情》可说是看点比比皆是,各种精彩的截面都有着缤纷的色彩。如果再仔细回味,四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十分鲜明,小说的层次感颇有一种回响的亲和力。在奇恋的背景下,凸显出的是一种人生的态度,一种道德的符号,一种真情的凝结。同时,体现了社会的家庭结构、婚姻的现实状况、自由恋爱的空间、社会的包容度等,其实都有追寻思考的自然根基。悲剧与喜剧之间的转换,反映了奇恋蕴真情的全过程,即使显得渺小,也是碧波大海中的一叶小舟,皆可窥见在风雨漂泊中前行的片段。
从倪辉祥中篇小说《奇恋蕴真情》中可以看出,真情是小说的一条主线,奇恋是精彩的唯美凸显,每一处都透着点点的爱意。它所给予人们有关道德、观念、婚姻的深入思考,使生活的审美意义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来,也使文学的浓厚色彩完美地反映出来。因而他的这篇中篇小说,读者所能感受到的精彩已经开始大量溢出,并且产生浑厚有力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