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一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聚贤论道共话乡村~~~
“王宝和杯”全国河蟹大赛落幕~~~
~~~
2022年11月15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宝和杯”全国河蟹大赛落幕
上海河蟹产业“一稳定、一持平、一好于”

  □记者 杜洋域 摄文

  秋去冬来,正是大闸蟹膏满肉肥之际。11月12日,上海海洋大学第十六届蟹文化节暨2022年“王宝和杯”全国河蟹大赛在上海王宝和大酒店落下帷幕,向上海市民和全国消费者呈献了一场大闸蟹盛宴和文化大餐。

  此次大赛由上海海洋大学与上海王宝和大酒店有限公司第12次联合举办。虽受疫情影响,仍有来自上海、江苏、安徽、浙江、山东、湖南、湖北、江西等8地近100家单位选送的2300余只河蟹一起角逐全国河蟹产业界一年一度的“奥斯卡奖”。

  经过参赛资格确认、样品筛选、统一编号、人工暂养、精确测量、软件分析、专家评选等环节比拼,最终,由来自江西吉水县盘古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选送的体重569.8克的雄蟹,由南京市高淳区固城湖中华绒螯蟹原种场选送的体重433.2克的雌蟹分别摘得“蟹王”“蟹后”称号。

  今年的河蟹大赛,上海参赛单位数量达到了30家,占到了全国参赛总量的三分之一。经过多年发展,上海河蟹实现了由小到大的跨越,当前正从“外观大”向“内在好”进军。

  据行业相关专家介绍,2022年上海河蟹产业表现出“一稳定、一持平、一好于”的基本态势。目前全市河蟹养殖面积约1.5万亩,养殖面积近几年基本稳定。虽然今年出现了长时间的高温天气,但本市河蟹整体规格与去年基本持平,并且由于后期降温明显,养殖技术到位,强化育肥充分,今年河蟹的品质普遍好于去年。

  除了各项评比,为进一步践行全国河蟹大赛“为养殖户找市场,为消费者找好蟹”的宗旨,在河蟹大赛举办现场开展水产科技成果发布、蟹文化展示、江苏省泰兴市“江沙蟹”推荐会暨校地合作签约等活动。通过大赛的推介,向全国消费者整体展示不同区域的河蟹产业成果,共同为地方经济建设和乡村振兴服务。同时,在大赛现场,上海海洋大学与泰兴市人民政府签订校市合作协议,发挥上海海洋大学的科研、人才、技术等优势,为泰兴市的河蟹全产业链提供全方位支撑。

  大赛期间还举办有丰富多样的蟹文化展,传播我国河蟹的产业文化、饮食文化、历史文化等,助推河蟹产业的科技文化升级,促进河蟹产业的融合发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调查
   第A03版:言论
   第A04版:动态
   第A05版:关注
   第A06版:信息
   第A07版:浦东
   第A08版:视觉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政策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农技
   第B08版:宠物
上海人大代表论坛聚焦依法推动乡村振兴
上海河蟹产业“一稳定、一持平、一好于”
报头
东方城乡报一版要闻A01上海河蟹产业“一稳定、一持平、一好于” 2022-11-15 2 2022年11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