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一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2年09月20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长江口珍稀濒危水生生物增殖放流

  □记者 陈祈 摄/见习记者 王金秀

  9月17日上午,由上海长鱼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基金会(以下简称“长鱼基金会”)主办,上海市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中心承办的“我在长江有条鱼”2022年珍稀濒危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公益活动在长江口顺利举行。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任马毅,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陆峥嵘等领导参加放流活动。

  活动上,120尾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及5000余尾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胭脂鱼被放流。

  长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宝库,有水生生物4000多种,是世界上水生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河流之一。但受人类活动影响,长江水生生物资源急剧下降,部分珍稀濒危物种的野外种群数濒临灭绝。为加强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在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的指导下,长鱼基金会于2020年8月在上海设立。

  自2021年起,长鱼基金会携手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爱德基金会联合发起“我在长江有条鱼”长江水生生物认购认捐公益慈善活动,公众可以在长鱼基金官网在线认购认捐鱼苗。适逢长鱼基金成立两周年和“99公益日”之际,长鱼基金会联合有关公益组织,向社会公众发出“从我做起,携手行动保护母亲河,支持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恢复,为长江大保护贡献一份绵薄之力”的倡议,产生了广泛的积极效应。

  放流活动期间,50余位公益爱心人士代表现场参与,将“99公益日”期间认购认捐的鱼苗放归长江。

  “长江‘十年禁渔’为水生生物提供了休养生息的宝贵时间和空间,水生生物资源量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是频危物种资源量依旧没有太多提升。”现场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引导社会公众科学放流长江珍稀濒危及土著鱼类,预防外来物种入侵,恢复长江生态系统鱼类多样性。

  本次公益放流活动得到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渔政保障中心以及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上海市民政局等单位的全程指导和大力支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特稿
   第A03版:言论
   第A04版:动态
   第A05版:关注
   第A06版:信息
   第A07版:浦东
   第A08版:新农村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政策
   第B03版:专题
   第B04版:专题
   第B05版:专题
   第B06版:专题
   第B07版:专题
   第B08版:专题
借力谋划智慧农业的“上海方案”
长江口珍稀濒危水生生物增殖放流
导读
本市全年大学毕业生征集比例再创历史新高
报头
东方城乡报一版要闻A01长江口珍稀濒危水生生物增殖放流 2022-09-20 2 2022年09月2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