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写作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09月03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土韵味,打开浦东文苑一扇窗

  □宗廷沼

  倪辉祥是上海文坛资深非专业作家,也是浦东籍本土第一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多产作家。40多年勤奋创作,市内外报刊发表小说散文等作品1000多篇,出版小说集《七彩情缘》、长篇小说《金浦三部曲》《灿途》、《殊途恩怨》、散文集《悠悠浦东情》等22本,赞美浦东的风土人情,歌颂浦东大开发沧桑巨变,受到众多读者欢迎。

  一个成熟的作家,其文学作品往往具有自己独特的味道。我与他是近50年的知心文友,阅读过他的许多作品,作为编辑也编发过他的不少佳作,给我的印象不仅是数量多,而且是地域特色、语言特色比较浓郁,浦东乡土味甜丝丝糯糯地香香地,黄浦江东岸风土人情像陈年黄酒加浦东老八样香醇醉人。写出这些独特的味道,比编一个寻常的故事要艰难得多,是需要多年刻苦磨炼的。要想达到著名作家沈从文、汪曾祺、陈忠实、余华等人的特色韵味,更需要长期的艰苦磨炼。

  文学圈内,小说文友们常常感叹创作的艰难,我们的会员队伍小说作者很少,有创作潜力被业界认可的不多。倪老师在小说园地勤奋笔耕几十年,取得这些成果很不容易。他1980年前后在《上海文学》发表作品,1981年5月在上海青年作家专辑发表短篇小说《芝麻绿豆官》,得到好评,并且得到著名影视编剧王扶林关注,改编成电视剧本。2003年8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首部长篇小说《钱途》,并且在新民晚报连载,受到众多读者的欢迎。随后又分别出版了长篇小说金浦三部曲、《隐私》等作品。

  2020年出版长篇小说《灿途》。《灿途》的选题是出版社选中的,书写了浦东大开发中电力员工的奋斗写照和精神风貌,堪称浦东大开发史诗中的一朵浪花。受到上海市作家协会和浦东新区文联领导的好评。这部小说的影响较大,新华社客户端网络读者点评阅读100多万次,创下前所未有的纪录。

  今年7月,倪老师在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了《辉祥文库》小说卷《殊途恩怨》&散文卷《游踪拾影》。这是一套别出心裁的文库。选题还是选自浦东热土,塑造了地下工作者舒老板等人的艺术形象。

  简要回顾倪老师的文学创作路程,他有几点可贵之处值得我们文友学习。一是文学之路是一条非常艰辛的道路,倪老师坚守文学初心,坚守作家的使命感,呕心沥血为人民创作,弘扬伟大的新时代,讴歌浦东大开发沧桑巨变,从青年时代笔耕到白发老年,为浦东的文学事业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他当过知青种过田,上过大学教过书,当过师范学校领导,办过企业当过作家,文学初心50年宝刀不老,这种精神非常可贵!值得文友们虚心学习!

  二是他深深扎根浦东热土70多年,深爱着浦东的一草一木,善于挖掘浦东本土特色题材,小说人物形象从40多年前的农村“芝麻官”到新世纪的电业明星“姚明光”,多位本土文学人物栩栩如生。他善于发现浦东大开发的特色闪光点,用妙笔生花生动形象地书写赞美,比如散文我陪奶奶游大桥,高龄寿星游览远东第一桥,多难得的镜头。再比如大拇指跷跷,用浦东乡音赞颂浦东中西结合新社区的新面貌,多生动的百姓语言。再比如洋媳妇坐月子,反映了浦东人中外婚姻的新生活,细节非常动人有趣。

  倪老师数百万字创作成果,20多本作品,每一个字句都手工书写,精雕细琢,来之不易,饱含着对浦东故土一腔深情。他的作品是浦东文学百花园中宝贵的一角,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浦东新书图书馆收藏他的作品手稿,是件很有意义很有远见的举措。今后作家手写稿越来越稀有了,见字如面会给人们带来浓郁的乡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一周
   第03版:倾述
   第04版:健康
   第05版:东方社区周刊
   第06版:视点
   第07版:民生
   第08版:写作
本土韵味,打开浦东文苑一扇窗
书画
难忘老师的教诲
心中有光的人生
横沙:满眼春色看不尽
东方城乡报写作08本土韵味,打开浦东文苑一扇窗 2021-09-03 2 2021年09月0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