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09月03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共筑校园电信网络诈骗“防火墙”

  □通讯员 施坚轩 记者 王平

  9月2日,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教育委员会共同签署《防范校园电信网络诈骗合作备忘录》(以下简称“《备忘录》”),就加强沟通联络、情况通报、法治宣传、涉电信网络诈骗事件处置等14项协作内容达成共识,三方将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和资源优势,共同筑牢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校园防线,推动创建“无诈校园”,努力为在校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成才环境。签约仪式后,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教委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备忘录》内容及校园反诈工作情况。

  早在2015年底,本市成立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市公安局牵头联合市检察院、市教委等27家成员单位统筹推进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六年里,各成员单位构建完善市域“技术防阻、预警劝阻、破案打击、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实现了电信网络诈骗既遂数“三年连降”,破案数和抓获数“六年连升”,有效遏制了此类犯罪在上海的发案势头。尽管如此,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仍然屡禁不止,尤其是涉事未深的在校学生被骗案件呈现上升势头,且还有不少学生被蛊惑利用,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的“工具人”,严重危害校园和谐安全。

  为此,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和市教委经充分沟通,研究形成了《备忘录》。根据《备忘录》,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教委将定期通报涉校园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及相关情况,市教委督促指导学校将参与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行为纳入校纪校规管理。同时,建立反诈联动劝阻机制,公安机关对在校师生开展反诈劝阻时,相关学校做好协助配合。各区检察机关、区公安机关、区教育部门、区内各大院校也将建立起常态化联络机制,确保校园反诈防诈工作全覆盖。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是可防性犯罪,事后打击不如事先预防。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和教育部门将通过发布典型案例、播放微电影、设置反诈宣传栏、发放反诈宣传手册、法治副校长讲课等形式开展常态化校园预防宣传,并在全市高校全面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通过预警风险、举报诈骗信息等共同防范校园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生。在每学期“开学第一课”、学校新生报到等关键节点,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将配合市教委部署开展反诈防诈主题教育活动。本市检察机关还组建了“反诈宣讲团”,在中文版《反诈宣传手册》基础上翻译制作英文版本,开学后宣讲团将进驻各大院校巡回宣讲,在加强对我国学生反诈宣传基础上,将反诈防诈宣传更好地覆盖到在沪留学生群体,不留防范死角。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一周
   第03版:倾述
   第04版:健康
   第05版:东方社区周刊
   第06版:视点
   第07版:民生
   第08版:写作
落地有声办实事 “急难愁盼”用心解
共筑校园电信网络诈骗“防火墙”
浦东大团八旬老翁出书描绘今昔巨变
东方城乡报视点06共筑校园电信网络诈骗“防火墙” 2021-09-03 2 2021年09月0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