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周旭 记者 王平
电气线路改造、道路养护升级、高层加装电梯……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万祥镇把学习党史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一场场生动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蓬勃开展,一件件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急难愁盼”事得到解决。
当好群众“电管家”
8月25日,上海临港公益基金会2021年万祥镇电力线路改造项目签约仪式在万祥临港公司举行,标志着临港公益2021年万祥镇爱老助老项目正式启动。
万祥镇辖区内居民住房都以农村自建房为主,有不少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居住在房龄三四十年以上的老房子里,这些房子电气线路普遍老化,存在消防安全隐患。2019年起,万祥镇正式启动助老电力线路免费改造项目,通过三年的时间,对全镇范围内共计352户65周岁以上独居、孤寡、残疾人、拾荒者等弱势群体户进行了室内老化电气线路整改维修,消除了一大批潜在安全隐患。
活动当天,上海临港公益基金会同万祥镇签订2021年资助项目协议,并向万祥镇赠送了30万元电力线路改造项目专项基金。这笔基金将被用于万祥镇75户弱势群体户的老化电气线路改造,帮助更多老年人改善居住条件。
保驾护航上学路
近日,万祥镇对万牧路(三三公路—万耘路)万祥学校路段进行了修复。万牧路万祥学校路段,总长385米,因往来人流量较大,道路形成了多处坑洼。虽然只有近400米,但给周边居民出行带来了不便,也影响着孩子们的出行安全。
万祥镇党委、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经过调研后,将万牧路万祥学校路段道路养护升级工程列入今年“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推进实施。万祥公路站联合派出所进行现场踏勘,在充分考量路段周边实际情况下制定具体施工方案,决定利用暑期时间,对道路沥青铲刨并重新摊铺,同时增划车道分界线、禁停线等,打造安全上学路。考虑周边百姓出行不便等因素,公路站经过多次研究与讨论,最终将施工工期压缩至3天之内。
修复后的道路焕然一新,不仅让周边居民安全感满意度大幅提升,在新学期开学之际,也将大大提升学生出行质量。
老楼房圆“电梯梦”
馨苑居民区建于2006年,是万祥镇第一个动迁安置小区。上下楼的不便困扰着高层居民,也让不少居民萌生了加装电梯的念头。
万祥镇把加装电梯作为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实践之一,通过多种方式稳步推进,包括落实党政领导“双牵头”,成立加装电梯专班;发挥居民区党建引领核心作用,健全社会参加机制;推广小区加装电梯二维码小程序,用好“三会”平台,实现既有多层加装电梯征询全覆盖;引导居民业主友好协商出资比例,对一二层居民开展个性化思想工作,尽最大可能避免矛盾产生,推动项目顺利进行。
据悉,目前馨苑小区51号门加装电梯工作已正式启动,现已进入由市住宅修缮工程质量检测中心进行的加装电梯房屋安全性认证阶段,力争9月开工。该电梯完工后,将成为万祥镇首部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也将实现临港新片区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零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