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一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人脸识别运用中大量侵权问题的存在,说明社会运转环节“有病”,亟需法律登场。
~~~
~~~
2021年08月06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示范村里种一片葫芦为乡村文化赋能

  □记者 施勰赟 摄/见习记者 杜洋域

  高高的架子上爬满绿色藤蔓,藤蔓上结出大大小小的葫芦,在炎炎夏日里带给游客一丝凉爽。这里是月浦镇月狮村的葫芦种植园,占地2000多平米。长廊上,一串串葫芦倚靠在一起,挺可爱,这些葫芦有的只有拳头大小,有的则有60多厘米高,需要一个成年人双手围抱。园内总共种植了手捻葫芦、亚腰葫芦、迷彩葫芦、长柄葫芦、巨型葫芦等五个品种的葫芦,引来不少村民参观、游玩。

  据介绍,月狮村自2020年开始规划打造葫芦种植园,前期结合历史文化背景和自然环境优势,对葫芦产业在当地的发展可行性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合理规划。

  今年,为了提高村民积极性,月狮村两委班子决定采取示范田的形式来带动面上的葫芦规范种植。示范田按5m×5m划分种植区块,并积极动员村内党员和村两委成员主动认领个人葫芦地,全过程参与葫芦的生长周期,并通过学种植技术、比种植成果、评种植能手,形成葫芦田中“比学赶超”的生动氛围。

  在示范田的带动下,今年葫芦种植园的种植效果很好,葫芦挂果率很高。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葫芦有许多种用途。夏季可观花海,秋季可供采摘,新鲜采摘的葫芦可以炒着吃,晒干的葫芦则可以煲汤,有的甚至可以摆放在家里面当工艺品,也可以经过加工后做成乐器。

  “今年,我们的葫芦种植刚刚起步。等今后种植成规模后,我们准备建一个工作室,一方面把葫芦做成工艺品展示,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游客参与到葫芦工艺品制作,丰富游玩体验。”月狮村党支部书记宋秋燕介绍,目前月狮村正处于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的全力冲刺阶段,葫芦元素也已充分融入到探险迷宫、“月小狮”主题乐园、文创集市等多个场景的设计之中。在乡村自然教育乐园建成之后,游客可以参与葫芦手工坊体验等特色活动,充分感受葫芦文化的独特魅力。

  此外,随着葫芦种植面积及产量的提升,月狮计划充分发挥葫芦产业链长的优势,努力打造一个集种植、观赏、加工、传习及销售于一体的基地,让葫芦产业逐步发展为月狮村新的支柱型特色产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一周
   第03版:倾诉
   第04版:健康
   第05版:东方社区周刊
   第06版:视点
   第07版:民生
   第08版:写作
滥用“人脸识别”违法侵权
示范村里种一片葫芦为乡村文化赋能
报头
东方城乡报一版要闻01示范村里种一片葫芦为乡村文化赋能 2021-08-06 2 2021年08月0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