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三农参考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04月01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长江十年禁渔开局良好 严打违法违规捕捞垂钓

  3月29日,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渔政亮剑”渔政执法工作有关情况。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刘新中、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任马毅、渔业渔政管理局副局长江开勇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副主任刘均勇主持发布会。

  刘新中介绍,在执法力量投入、执法检查区域、清理整治规模、处理违法案件等方面,“亮剑2020”系列专项执法行动较上年均有大幅增加,延续了“最严执法”的强劲势头。在此基础上,“亮剑2021”系列专项执法行动方案已于3月上旬印发,将聚焦长江禁捕、海洋伏季休渔、水产养殖用投入品规范使用等领域,进一步强化渔政执法监管,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

  与以往相比,“亮剑2021”增加了一项全新的内容——水产养殖用投入品规范使用专项执法行动。刘新中介绍,对兽药、饲料等水产养殖用投入品生产、经营和使用的监管,关系到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和水域生态环境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为此,农业农村部决定从今年开始将其作为“亮剑”行动的重要内容,要求地方农业农村部门连续三年进行专项整治,明确职责分工,加强部门协作,强化教育培训和执法检查,严查大案要案,做到查处一件、教育一片、震慑一方。同时畅通举报渠道,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以更好地保护水域生态环境,让大家吃到“放心鱼”。

  清明前后,正是美食家们最追捧的长江刀鱼消费季。马毅介绍,其实刀鱼是江海洄游的鱼类,在很多地区都有分布,分为“海刀”“江刀”“湖刀”、养殖刀鱼等不同种类。一些消费者追捧的所谓“天价刀鱼”,指的其实是洄游到长江的野生刀鱼,也就是“江刀”。为加强长江禁渔管理和市场监管,从3月1号到4月30号,渔政、公安、海事等部门组织开展了专项打击行动,24小时全天候联合执法,同时对水产品市场、餐饮场所进行暗查暗访,对以“海刀”“湖刀”冒充“江刀”的行为进行处罚。

  为持续打击刀鱼等非法渔获物,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紧盯长江口重点区域,做到水上打、港口堵、市场查。做好刀鱼来源的监测鉴定,严防长江野生刀鱼流入市场;畅通案源信息共享渠道,加大跨区域、跨部门联合执法频度,强化行刑衔接;开展有奖举报,营造水上不捕、市场不卖、餐馆不做、群众不吃的氛围。

  当前,随着天气转暖,垂钓的人也多了起来。马毅指出,垂钓是一项传统休闲娱乐活动,但现在有些地方出现了一些利用垂钓变相进行捕捞生产的行为。对此“亮剑2021”专项执法行动将坚决予以打击。一是划定垂钓区域,综合考虑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和公众休闲垂钓需求,科学划定禁钓区和允许垂钓区。二是规范钓具钓法,制定准用钓具目录,限制钓具数量,禁止使用船艇、排筏等水上漂浮物进行垂钓。三是规范饵料类型,禁止使用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饵料,以及鱼虾类活体水生生物饵料。四是规范钓获物处置,严格禁止钓获物买卖,有交易行为的视同非法捕捞。五是明确垂钓时间,避让水生生物繁殖、洄游等生活史关键阶段。同时,还要加快推进《渔业法》《长江水生生物保护管理规定》等制修订,积极推动各地制定垂钓管理办法,将休闲性、娱乐性的垂钓行为纳入监管范畴,把生产性、破坏性的垂钓行为坚决阻挡在法律门外。

  2021年起,长江重点水域开启十年禁渔。马毅介绍,目前开局势头良好,今年1-3月,各地渔政部门共清理取缔“三无”船舶3437艘,清理违规网具37255张,查办违法违规案件1834起,查获涉案船舶464艘,查获涉案人员1955人,其中司法移送481人,行政处罚金额约220万元。下一步,将持续推动把长江禁捕工作纳入地方政府的绩效考核、纪检监察等范围;发挥禁捕执法网格化管理体系作用;启动实施“十省百县千户”跟踪计划,做好退捕渔民安置保障情况的跟踪回访;发布实施《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建设方案(2021-2025)》,推进落实中华鲟、长江江豚、长江鲟拯救行动计划;构建长江生物资源监测网络,组织开展长江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发布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及生境状况公报。李竟涵 杨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调查
   第03版:言论
   第04版:新农村
   第05版:三农参考周刊
   第06版:关注
   第07版:热点
   第08版:国际
长江十年禁渔开局良好 严打违法违规捕捞垂钓
小果园不惧市场沉浮却怕青黄不接
一家京郊农场里的节水“新花样”
东方城乡报三农参考周刊05长江十年禁渔开局良好 严打违法违规捕捞垂钓 2021-04-01 2 2021年04月0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