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人吃起年夜饭来,有独特的讲究,非但要讨口彩、图吉利,还对味道有独特的追求,只要口味正宗,虽然是日常餐桌上就能享受到的美味,在年夜饭中仍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是年的味道,更是家的味道。
□见习记者 郁若辰 摄/见习记者 王金秀
越长大,对于年味的记忆越模糊。印象中的年味,是爆竹燃放后的烟火味;是门口对联上的笔墨味;是走街串巷的人情味。回忆起来,大年三十晚上餐桌上的菜香味,是最令人想念的味道。
浦东人吃起年夜饭来,有独特的讲究,非但要讨口彩、图吉利,如四喜烤麸、全家福三鲜汤、八宝饭,还对味道有独特的追求,只要口味正宗,虽然是日常餐桌上就能享受到的美味,在年夜饭中仍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科技总能给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改变。
作为以“传承中华美食”作为企业使命的清美食品集团,在今年又一次推出了年夜饭大礼包,分别包含14道、20道菜肴的年夜饭大礼包,本帮风味的主食点心一应俱全,回家简单加工一下,熟悉的味道就回来了。
“每一样食材都有自己的寓意和追求,比如八宝饭的蜜饯寓意甜甜蜜蜜;凤爪采用驐鸡的鸡脚,个头较大、肉质饱满;花胶鸡高汤用老鸡、老鸭、排骨、赤肉等精心熬制8小时而成。”作为清美集团高级研发经理,朱旭东深知“地道风味”之于老饕的价值,“尤其是过年期间,不少人就想吃点老上海味道。今年的年夜饭大礼包主要以本帮菜为主,一共备了5万份。”
冷盘主力——四喜烤麸
四喜烤麸,凭这讨喜的名字,就让它一举成为冷盘中的“主力”。年夜饭的序幕也从这道冷菜上桌后正式拉开了。
“虽说是‘四喜’,但其实这道菜中有5样东西,分别是花生、香菇、黑木耳、金针菜和烤麸,所以这道菜也可以叫‘五福临门’。”朱旭东一边将四喜烤麸装盘,一边说道。“烤麸”的谐音是“靠夫”,寓意家里的男丁,来年能取得更高的成绩,所以上海人的年夜饭上一定少不了这道菜。
将小麦粉水洗成面筋后发酵蒸煮就成了烤麸,这种看上去有着无数蜂窝孔的食材,常常被人误以为是“豆制品”。本帮做法常常用来搭配香菇、木耳等食材,辅以酱油、芝麻油等调味料凉拌而成,夹一筷入口,甜咸鲜的酱汁从烤麸中涌出,这正是烤麸最感动味蕾的瞬间。
“C位”主菜——走油肉
走油肉是本帮菜的代表“老八样"之一,也是老弄堂人家的传统过年大菜。“老八样”是哪八道菜,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说法不一。不过无论是哪种说法,都少不了走油肉这道菜。
皮起皱纹、色泽红润、酥烂鲜香是走油肉的特点。新鲜的五花肉切块后,需经过蒸煮、油炸、清水浸泡、再次蒸煮、浇汁等数十道工序,才能上桌。
“别看它上面有肥肉,经油炸后去除了部分的油脂,吃起来了就没有油腻的感觉了。”入口即化、肥而不腻的口感也让它一度成为年夜饭上最抢手的主菜。
圆台面标配——如意全家福
江南传统名菜三鲜汤,历来就是上海人的心头好,过年过节,此汤一定少不了。三鲜汤,又名全家福,从这名字就足以看出对这道菜的喜爱之情。
“三林塘的肉皮配上自制的咸肉、油炸肉丸、小蛋饺,再加上大白菜、虾等食材,倒入清水或者高汤煮沸后,一道经典的三鲜汤就做好了。”朱旭东介绍:“三林塘的肉皮煮熟后颜色金黄,酥松绵软,特别是吸一口肉皮中的汁水,鲜得眉毛都要掉下来。”
压轴出场——八宝饭
在除夕夜,当北方人民端起热腾腾的饺子碗时,浦东人都在拿着小勺吃八宝饭。八宝饭对很多上海人来说,是儿时过年不可遗忘的一次甜蜜回忆,也是成年后过节必备的一份象征着美好的食物。
八宝饭,往往也是年夜饭桌上的压轴菜,寓意团团圆圆、大吉大利和健康长寿,在食材选用上也特别讲究。一碗八宝饭,包含了糯米、红豆沙、红枣、瓜子仁、核桃、松子、蜜饯、蔓越莓八样食材。
蒸好的八宝饭,冒着白烟热气,糯米晶莹透亮。一整个的分量最适合全家人一起分享,一口甜蜜下去,润进内心的是家的味道。
“今年是清美推出年夜饭半成品的第五年,在菜品的研发上增添了些许老上海的咪道。”朱旭东介绍,“过年想吃点地道的本地菜,但又怕自己做出来的味道不对,选择半成品菜肴,可以省去洗、切、烹饪等一系列繁琐手续,只要将食材简单加热,就能轻松在家置办出一桌‘大厨版’年夜饭,还原记忆中的上海味道。”
每天凌晨,一盒盒半成品年夜饭礼盒被搬到400多辆冷链物流车上,陆续从清美集团总部出发,送往清美鲜食门店。
车上搭载的不仅是新鲜食材的味道,也是年的味道,更是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