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01月05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松江新浜镇每个村都多了一所“村民法治文化学校”
家门口“学法”有啥妙招?

  □通讯员 李于伯 金晨旭 记者 贾佳

  近日,在松江新浜镇新浜村的村民法治文化学校,一场形式多样的法治文化活动举行,活动现场有“三人行”文化讲座,自编表演唱、快板,有沪剧表演,耳熟能详的曲调和富有感染力的表演博得了村民们的阵阵掌声。最近,在新浜镇11个村老年活动室都添了一块新牌子——“村民法治文化学校”,新学校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学法知法,实现宪法和法律走到村民身边、走进村民心里,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助力法治乡村建设。

  沪剧折子戏《为奴隶的母亲·第二场逼债》的表演让村民们印象深刻。新浜镇新浜村村民吴亚妹在看完演出后表示:“典妻是旧社会的习俗,我们现在是法治社会,这种行为是违法的,是绝对不可以的。”

  为了让村民乐于接收法律知识,新成立的村民法治文化学校在宣传形式上,改变了过去说教、单一的方式,寓宣传于娱乐,推动法治文化与民俗文化、乡土文化融合发展,组织编写、创作具有乡土文化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作品,通过以案说法、文艺小戏、专题讲座等方式进行普法教育工作,让居民在乐中学、娱中学。同时,也充分运用电视、网络、手机等新型传播媒介来宣传法律。

  据介绍,新成立的村民法治文化学校主体是基层党组织和基层自治组织,每所学校配1名校长,由各村法治带头人兼任,各村法治联络员负责组织协调、课程实施等工作,各村法律明白人、法治志愿者作为法治学校日常运行的工作力量。村委会每月收集村民感兴趣的法治文化焦点课题,于每月的5日上报到镇司法所,镇司法所根据收集的课题安排课程和老师,根据大家的需要,“量身定做”讲课内容。

  该镇司法所所长蒋琳告诉记者,新设立的法治学校有助于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提高群众法治素养、维护群众合法权益、预防和化解基层社会矛盾,引导和促进群众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社会风尚。

  新浜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创办村民法治学校是让宪法和法律走近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的重要举措,是以“小切口”打开“大局面”的见微知著之举。村民们通过参与法治文化学校的学习,能够更好地参与到全镇、全村“共建、共治、共享”的多元治理大格局中来,以主人翁的姿态建设好美丽家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特稿
   第A03版:言论
   第A04版:关注
   第A05版:走村镇
   第A06版:信息
   第A07版:浦东
   第A08版:新农村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政策
   第B08版:农技
探秘崇明花博会六大主题场馆
家门口“学法”有啥妙招?
嘉定完成下半年禽流感集中监测工作
嘉定蜡梅进入盛花期
东方城乡报关注A04家门口“学法”有啥妙招? 2021-01-05 2 2021年01月0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