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一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节能减排,本无可厚非,但要防止倡议变成强制,损害普通民众的正当权利。
~~~
~~~
~~~
~~~
2020年12月18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土布技艺传承将美丽绘于乡村

  □见习记者 杜洋域 摄文

  纺纱、染纱、盘纱、经布……近日,在位于奉贤区青村镇的吴房村中,各式各样的土布制品以及制作器械沿着村道,或在村民宅中,或在田园一旁,向到访的游客展现了当地土布染织技艺保护与传承风貌。钩针编织、网袋编织等特色非遗项目在村民们精湛纯熟的染织技艺下让来到村里的游人啧啧称赞。

  作为上海南郊的桃花源,也是上海第一批9个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的吴房村,整体风貌为“桃源吴房十景图”,凸显了“将美丽绘于乡村,让艺术留住乡愁”主题。这里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得南上海传统民俗原生态风貌的保存也较为完整,其中就以传统土布染织技艺为主要代表。

  近年来,作为青村镇“文旅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载体,吴房村与庄行镇吕桥村、四团镇镇西村等土布特色村居积极协作,优势互补,特色共享,积极培育和打造“土布宅基”、“格子印象”等具有标识度、差异化的魅力乡村非遗特色品牌,探索出上海乡村非遗项目保护传承的新路径。吴房村通过原汁原味保存和传播传统江南纺织文化、奉贤土布经布技艺等经典内容,与四季节气、节庆活动有效融合,建成传统棉纺织流程工作坊、土布经布传统技艺展示、土布文化创意馆等土布元素非遗风貌功能区,成为区域乡村非遗空间打造、团队建设培育的典型,也是奉贤区“非遗在社区”试点工作的特色点位。

  据了解,在村里的“睦邻四堂间”,游客们除了能购买特色塌饼等点心外,还能在此学习吴房土布的制作技艺,两位技艺娴熟的村民每天都会来这里,用土布做靠枕或包包,并手把手地指导游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一周
   第03版:倾诉
   第04版:健康
   第05版:东方社区周刊
   第06版:视点
   第07版:民生
   第08版:写作
居家空调温度设限,是否管得太宽了?
土布技艺传承将美丽绘于乡村
□导读
广告
报头
东方城乡报一版要闻01土布技艺传承将美丽绘于乡村 2020-12-18 2 2020年12月1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