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今年将新增2177辆 多功能无障碍公交车
地面公交行业是上海市文明行业,近年来行业不断加大无障碍环境建设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车辆设备上,上海今年将新增2177辆具备侧倾、翻板摆渡功能的低地板无障碍公交车。预计到年底,上海无障碍公交车总数将达到4079辆,占上海总车辆数的23.32%。信息获取上,乘客可通过手机“随申办”查询中心城区无障碍公交车到站预报,方便有需要的乘客更加合理便捷地安排出行。
新版“市轨交乘客守则”
12月1日起施行
乘坐上海地铁时,乘客不得将手机里的声音外放。今年12月1日起,新版《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以下简称《守则)将施行,其中已经将“使用电子设备时外放声音”列为禁止行为。近日,上海地铁部分车厢内已贴出“使用电子设备时禁止外放声音”的标识。
虹口首家24小时社区政务
自助服务区落地
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是城市治理的牛鼻子工程。为使市民办理民生服务事项更加方便、快速,虹口区首家24小时社区政务自助服务区日前在位于新广路296号的四川北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落地,大大方便了市民办事。
上海将为快递小哥落实
400多个公租房床位
近日,上海市房屋管理局、上海市邮政管理局、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政府联合举行快递小哥公租房入住仪式,来自邮政、顺丰的60名快递员代表参加仪式。这也是上海宿舍型公租房试点项目首批入住。据悉,2020年6月上海市房屋管理局发布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大公共服务类重点行业企业一线职工公租房保障力度试点工作的通知》,将快递业纳入公共服务类重点行业,将快递小哥纳入公租房保障范围。
全国首个“航空争议调解中心”在沪揭牌成立
日前,中国航空运输协会、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举行航空争议多元化解决机制研讨会暨“航空争议调解中心”揭牌仪式,并为首批特邀顾问、特邀调解员颁发聘书。该中心也是民航与法院合作成立的全国首个航空争议调解中心。据介绍,调解中心采用“一中心两室”的工作模式,分别在上海长宁法院和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园区设立“航空争议调解室”两个工作室开展相关工作,由上海长宁法院和中航协共同成立联合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进行管理。
上海已完成
绿道建设1093公里
在寸土寸金、建筑鳞次栉比的上海市中心,如何将绿色生态之美装进冷酷的钢筋水泥,又如何将典雅的小资情调嵌入忙碌的都市生活?为此,上海在“一江一河”沿岸公共空间规划上做文章。“一江”即黄浦江,“一河”即苏州河,水岸绿道建设、苏州河贯通工程的开展,正在为上海“一江一河”沿岸区域注入新的城市活力。截至目前,上海已完成绿道建设1093公里,“十四五”期间,还将新建绿道100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