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田间管理,提高在田蔬菜产量
1.均衡采收上市。组织力量及时做好蔬菜采收,合理采收可以上市的蔬菜,特别抓紧采收绿叶菜,以确保市场稳定均衡供应。
2.清沟排水降渍。组织力量清理沟系,确保排水畅通,确保田间无积水,防止渍害,特别是近期露地蔬菜抢种地块要切实做好开沟排水降渍等工作,切实增强蔬菜生长势。
3.加强田间管理。对在田蔬菜、春播秧苗、已定植的茄果瓜类蔬菜抓好防冻保暖、通风除湿、增光防病等工作,控制冻害和病害的发生与蔓延。随着气温回升,利用晴好天气科学合理使用叶面肥,提高蔬菜生长势;水分管理应遵循“适量适时、宁少勿多”原则,土壤以湿润微干为宜,湿度过大不仅会引发病害发生,还会引起蔬菜徒长,灌溉宜晴天上午回升时采用膜下滴灌、微灌等方式进行,切忌大水漫灌。
(下转7版) (上接1版)
二、合理安排茬口,扩大绿叶菜生产
4.合理安排茬口。受疫情和春节假期双重影响,当前蔬菜生产结构性供需矛盾逐步显现,各地要在及时跟踪监测蔬菜生产与供应的同时,积极引导和指导当地调整和落实春季蔬菜生产计划,合理安排好早春蔬菜茬口,积极做好短期和中长期蔬菜茬口安排计划,以保证下一阶段蔬菜特别是绿叶菜的正常生产与市场供应。
5.扩大绿叶菜种植。充分利用现有设施条件和机械等装备,对及时出地的田块进行抢播抢种一批速生绿叶菜,有条件可采用集约化育苗后移栽方式进行。
6.选择优良品种。近期播种的蔬菜特别是以青菜为主的绿叶菜,要选择耐寒、耐抽薹、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具体品种可咨询当地技术部门或参考上海市蔬菜主导品种和潜力品种推荐名单。
7.协调物资准备。做好各种生产物资准备与供给,各级技术部门应主动联系农资供应部门特别是蔬菜种子供应商与蔬菜生产合作社进行对接,积极调度好种子种苗、肥料和农药等物资,指导菜农扩大生产。
三、强化安全监管,科学防治病虫害
8.加强预测预报。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各级技术部门要加强蔬菜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及时下发病虫情报,充分利用网络等方式指导基地和农户科学防治病虫害。
9.科学防治病虫。高温高湿是引发病虫害的重要因素,应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做好通风除湿等技术措施,减少病害发生;蔬菜苗期病害以预防为主,可选用广谱性杀菌剂,充分利用晴天的中午在发病前进行定期喷药防治;对已发病的田块,要积极运用物理、生物等绿色防控技术手段,化学防治时要针对不同的病害对症下药,抓住发病初期及时用药,防止延误防治时机,药剂应选用市推荐农药品种并严格掌握安全间隔期。
10.强化安全监管。各级技术部门要加强科学使用农药、安全使用农药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切实加强对生产企业、基地、农户安全用药检查,做好上市蔬菜的农药残留检测等工作,确保上市蔬菜质量安全。
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上海市绿叶蔬菜产业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