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在连环画中,在电影里,看到日本鬼子刚用手揭开镬盖的霎那,随“轰”的一声巨响,鬼子便被炸得粉身碎骨;看到鬼子伸手去掏房梁上垂挂下来的饭篮的瞬间,便会引发爆炸,鬼子就上了天;看到鬼子用枪刺刀刚挑开鸡棚顶的那一刻,谁知鸡毛还没碰着,只听“轰隆”声响,便见鬼子一命呜呼。那是从《地雷战》中看到的,在抗日战争时期民兵们杀敌的一幕幕画面场景,看后直让人开心兴奋来劲,痛快叫好解恨。给孩提时代的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心想着长大后有机会一定要去故事发生地看看。
2013年夏,将近花甲的我不见有机会来临,就自找“理由”说服了一个朋友,一起去“地雷战”的主要发生地山东的海阳县“探地雷”。
此去海阳,往返飞机,在上海浦东机场与烟台机场间。在海阳县城的一家星级酒店住宿一晚。两天一晚的行程,目的唯一,只为“探地雷”,圆儿时梦,也为膜拜先烈,崇尚精神。
那天上午,在酒店用完早餐,我们俩叫了一辆出租车,半个小时左右后就来到了“地雷战”的景点。景点门口,写有“地雷战”三个大字、球径有七八米的“铁西瓜”,置于二三十米高、颇有气势的、青砖宽厚的岗楼边,和同样青砖宽厚的围墙内。用钢筋水泥浇筑成的两棵树皮皲裂的高高耸耸的老树,分立大门两边。布置装饰的七八条系有五彩三角小旗的带子,从树上连接到地面上对应的桩子上。彩旗迎风飘扬,似微笑着告诉游客,这里打响的“地雷战”,漂亮、精彩、鼓舞人。
地雷战的真实故事,主要发生在1942年后抗日战争中最为艰苦的年月。那时,日本强盗不断地向我抗日根据地进行蚕食扫荡。地方军区为了粉碎敌人的蚕食阴谋,加强了边沿抗日根据地的对敌斗争,鼓励要求强化民兵们学习研制使用“地雷”等土武器,与现代装备的日本鬼子展开针锋相对的武装斗争。人们亲切地把地雷叫做“铁西瓜”。“铁西瓜”不断地给人们带来胜利和信心,是民兵们杀敌武器中的最爱。
景点内,凡到整点会有“地雷战”的实景表演。看到十多个耀武扬威的日本鬼子,在几个伪军的带领下袭击村庄村民,烧杀抢夺,无恶不作,不料被民兵早已布下的地雷炸得人仰马翻,一片哀嚎,命归西天,或被吓得魂飞魄散,狼奔豕突,四下逃命,又被躲在暗处的民兵枪弹补上,没了气息。表演再现当年场景,与图书电影所述并无二致,真实可信,看着来劲。
海阳民兵运用“地雷战”在对敌斗争中出现的奇迹,充分印证了“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伟大命题。但同时似又揭示了另外一个命题,那就是“落后就要挨打”。因此,要在战争中学会战争,要在战争中觉醒自己,要在战争中发展壮大自己,以防打止打,以备战扼战,使自己足够强大,加上正义伸张,不战而屈人之兵。让世界各国和平共处,让世界人民和谐共存,命运共同。这应是人类生存、生活、生命的终极目标。这就是此次去海阳“探地雷”之后所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