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热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12月06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民生产与市民消费如何精准对接?
  “在信息革命方兴未艾的新时代,我们需要不断迭代自我认知,立足农业农村实际,找准网络强国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结合点,全面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在日前举办的全国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博览会数字乡村发展论坛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屈冬玉表示,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要以数据链带动和提升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支撑农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建立起农民生产与市民消费的有效对接机制,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数据驱动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

  “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类农产品产销不对称、价格不透明等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农民关心农产品如何卖出去,并卖得好价钱,市民关心在哪儿才能买到物美价廉的优质农特产品。也就是说,农民生产与市民消费如何精准对接?

  ●练内功,标准化生产筑品牌

  11月16日的重庆忠县,冬意渐浓,但依旧硕果满园。漫步在忠县新立镇双柏村的柑橘园里,笔者被眼前挂满枝头的柑橘和散发出的阵阵橘香所吸引,仿若置身一片世外“橘”源。

  “通过近几年的品种改良,忠县柑橘不仅品种多,而且成熟期限也很长,从每年10月开始到次年6月,果园里都会有不同品种的柑橘销售,每年4月花果同树的景观更是独特。”忠县副县长甘露说,忠县有2000多年柑橘种植历史,是全国柑橘优势区域长江中上游柑橘带核心区,不过以前由于种植技术受限,柑橘的产量产值都非常低。自从1997年启动三峡柑橘产业化项目以来,全县持续发力培育壮大柑橘产业,特别是2015年成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后,全县搭建了“柑橘+互联网”平台——柑橘网,彻底转变了柑橘的生产经营方式。

  “品种是前提、品质是根本、品牌是保障,推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必须做实农业‘三品’工作。”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主任路伟介绍,如今,重庆市推进农业标准实施示范,已累计实施农业标准化项目202个,建成17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创建“三园两场”679个,面积达160万亩,大大夯实了农特产品外销的基础。

  ●拓销路,互联网交易更红火

  初冬时节,位于江西定南县老城镇坳头村的一片赣南脐橙园陆续进入采摘期。与此同时,该村农村电商服务站也迎来接单高峰期。“以前种脐橙,盼着丰收,又愁销路,现在村里设了电商服务站,许多果农不用出村,脐橙就远销四方。仅今年‘双11’当天,村电商服务站就接到脐橙订单100多单。”该村电商服务站负责人刘辉文介绍,定南县脐橙网上热销得益于当地农村信息化硬件设施能力的提升。目前,定南县7个镇的112个行政村设立了农村电商服务站,创建的“电商直播+农产品”销售模式已成为当地脐橙走进千家万户的重要途径。

  不过,农特产品要走出家门,物流是关键。重庆市忠县商务局局长刘淑表示,距离县城55公里的石桥村盛产柑橘,但因山路崎岖,高额的运输成本导致当地柑橘年年滞销。

  “为了降低农村电商快件寄递费用和配送时间,由重庆合干电商公司出资建设,忠县政府按建设资金的50%提供补贴,合干电商物流共同配送中心整合申通、圆通、韵达等8家快递物流资源,建成了合干电商物流共同配送中心及配套的快递末端公共取送点。”刘淑介绍,在此基础上,合干电商让利于农户,将上行农产品寄递价格从5公斤20元左右降低至成本价4元。通过这一举措,农村电商销售量和整合快递企业的业务量均同比增长60%左右。今年六七月份夏橙发货高峰期,日均发货近6000件,夏橙整体出货约10万件。

  ●抓机遇,提升农民数字化水平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普及,按需生产甚至按需分配成为可能,推动了城乡融合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数字经济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农业的数字化改造和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培育和壮大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可以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更加有效地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屈冬玉认为,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其中,城乡数字鸿沟最为突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必须扎实推进数字乡村建设。

  首先,要立足国情社情农情,建设有机衔接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数字乡村。要持续实施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推进农业标准化品牌化,促进数字技术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深度融合,让手机成为农民的新农具,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其次,要夯实数字中国基础,加快建设数字乡村。要统筹推进乡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网络安全防护工作,建立空间化、智能化的新型农村统计信息系统,数字化高效管控农村集体“三资”,通过“互联网+”农产品出村工程的实施破解滞销卖难问题,引导外部资源通过信息化延伸到村,运用数字化技术不断提升农村自身发展能力。

  更为重要的是,要大力提升农民数字化生活水平。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农村地区普遍建立网上服务点,提供“互联网+”教育、医疗、交通、娱乐等公共服务,丰富农民数字化生活服务内容,提升农民数字化应用能力。吉蕾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调查
   第03版:言论
   第04版:新农村
   第05版:三农参考周刊
   第06版:动态
   第07版:热点
   第08版:专题
农民生产与市民消费如何精准对接?
七地产品联袂亮相 产销对接精准高效
广告
东方城乡报热点07农民生产与市民消费如何精准对接? 2018-12-06 2 2018年12月0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