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子清心明目,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而浦东新区书院镇塘北村“月忠家庭农场”场主蒋月忠却被颠覆了种枸杞收“果”的一贯做法,不收果实,采收的全是枸杞藤头。那段小小的嫩头果真好吃?能有多大收益?带着种种疑惑,在一个深秋的丽日,我们来到了蒋月忠的田头试图寻找答案。
蒋月忠乍一听好像是个男人的名字,而出现在眼前的却是一位六十有五的乡村妇女,她身体壮实,性格随和,与其交谈时总是一副灿烂笑脸。说明来意,蒋月忠便把我们领进了她的枸杞藤的种植地。她介绍说:“这些环棚上的尼龙早已被卸下,但天一冷就要及时披上去,以防霜冻,现在正是采摘枸杞头的上好时间,老了就不好了。”一眼望去,这枸杞头只长有二寸之高,疏疏密密,生清碧绿。“难道不收它的果实?”记者问,“是的,伲这里的农家人从不收它的果子,而是采它的‘头’”,蒋月忠爽快地回答。“那市场上好销吗?”“很好销,市民十分爱吃枸杞的嫩头,虽有些苦味,但有清凉解毒的功效。”在一问一答之间,蒋月忠还蹲着身子,操着一把小小的锋利割刀,极为熟练地割下了一把又一把。这割下来枸杞藤头,约一根手指长,蒋月忠说,“这才是最好的一段,制冷菜、炒热菜等都能烹制出上好的美味,且肥嫩爽口还有药用功效,脸上发点小毒气,吃了它,定会好许多。”蒋月忠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种田老把式,初中毕业后,19岁就开始种田,1988年就到附近部队农场包种了300多亩土地,搞起了规模种植产业,种植水稻、棉花、黄豆、玉米等,早已积累了丰富的种田经验。2014年建立家庭农场开始种枸杞藤,年年都有很好的收益,就这一项上,每年能获取25万余元的净利润。蒋月忠说:“种枸杞藤主要靠肥水来把控获取好的收益。”为此,她舍得投入,花5000余元资金在每个棚内安装了“滴水管”等现代化灌溉设施,保证土壤湿度,使枸杞藤生长有足够的水分。同时又要施有机肥,于是,她每年就要购进约30多吨复合肥施于田间,促使枸杞藤长得叶片肥厚、鲜嫩、光亮,有好的口感。当被问及销路上有否困难时,她笑着说:一切都十分顺利,小贩上门收购只要手机一打就驱车来了,她还有女儿做帮手,在网上销售也做得十分顺利,销售的价格也十分合理,每公斤收购价14元,上市场零售价要达到每公斤30元。但蒋月忠还是以收购价为主,因为她还有许多的菜田要照顾。
如今,蒋月忠家庭农场的种植面积达到276亩,除了种枸杞藤之外,还种了“书院厂”大米,还有牛心菜、花菜、刀豆、生菜、青菜、韭菜等10多个品种,价格也相当合理。其中“书院厂”大米因品质上佳,广受消费者青睐,早在11月初就售完了。就这样,一年四季内,在蒋月忠的家庭小农场里从没停过对市场的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