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一早,该农场负责人蔡冬就操作起他新购进的农机,不多久,一亩地便已经播种了大半。“这台机器比原来的老方式耕作一亩地大概能节约20到30元,我们共流转了2000多亩地,一季就可以节约5到6万元呢。”说起这台新机器,蔡冬赞不绝口。往年农场参与夏收和秋播的劳力近60人,不但用工基数大,不少工序还重复劳动。今年秋季,他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花了20多万元购进了两台“三合一”农机,眼见劳动力成本降低了,效率也提高了,蔡冬开心不已。
新型农机的投入提高了全程机械化作业效率,也让蔡冬大面积种植更有信心。今年以来,他已经陆续开始接触订单农业,以高品质的稻麦争取和喜丰农业等县内知名品牌合作。此外,为了防范风险,他从去年开始就加入了政策性保险行列,降低农业种植的风险。万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