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我回到乡下,晚饭后,脸上微泛红晕的小叔总会乐呵呵地来我家坐一会儿。酒量不大,酒念有点的小叔今年八十岁,身体硬朗,精神矍铄,小日子过得十分惬意舒畅。每天的生活很有规律,上午,宅前屋后的自留地耕作伺弄一会,午饭后小眯眯,下午,或镇上、或村里的老年活动室参加些打牌之类的活动,晚上,小酒抿抿,喝上几两黄酒,稍感脸红即止,把握适度,很是知足。知我回来,便来坐会,然后回家看会电视,迷糊中关机休息。
小叔常对我说,当了一辈子农民,前半辈子过的是困苦、艰苦、辛苦的日子,后半辈子遇上了改革开放,日子是慢慢地好起来,想不到现在竟过上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过上了“不劳而获,衣食无忧”的日子,过上了先前梦想般的岁月、神话似的生活、仙人样的日子。
小叔给我举了个看似微不足道,但那时却不可或缺的“柴”的例子。生活中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柴列首位,自有道理。“巧妇难为无柴之炊”。四十年前,在农村,柴是金贵的。没有柴就难以生活。生产队在队域范围内生产形成的柴草、柴禾、树枝、芦苇等柴,“一草一木”归集体所有,不可随便捡拾,是根据农户、人数多少来分配的。对于分到的柴,每家每户都十分注重保存、保管、保藏的,堆码、翻晒,防湿防烂,防散防失。平时煮饭炒菜烧水,很是注意,灶膛添柴有讲究,不能由着来。尽管如此,也有不够用的人家,于是外出捡拾,将河边氽着的小木块、小树枝、小木条捡回家,晾着、晒干,或到江边、滩涂,将那些被水浪推入堤岸边的芦苇秆等捡拾回家。有了柴,还得会保藏,要是遇上连续几天下雨,那真是急煞、愁煞了那些巧妇。也因此,人们根据季节变化情况,或将柴草提前堆满灶后,或将柴草放在专门的柴房里,或饭菜将就点简单点马虎点,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小叔说,有柴能烧饭菜了,还得有时间去做。那阵农村是大田劳动,天天出工,日日劳作,一年到头是忙不完的农活。尤其是每年的“三夏”、“三抢”、“三秋”大忙季节,忙抢收,忙抢种,忙抢培植,你看都用了个“抢”字,可见农活的紧迫、紧急、紧要,可见农民生活的紧张、辛苦、劳累。每当此时,人们总希望有个神话中的“田螺姑娘”出现在自己家里,那该有多好啊!民间有个神话传说,讲有个农夫拾到一只田螺带回家养在水缸里,过了些时间,农夫种田耕作回家,就见到了锅里有香喷喷的米饭,菜橱内摆放着美味可口的鱼肉蔬菜,茶壶里注入了开水,连换下的衣服也给洗好了。农夫好生纳闷,是谁给做的?为揭秘,有一天农夫出其不意的提前回家,看到有个姑娘正在忙着家务,上前堵着问她,才知道是田螺出落成“田螺姑娘”了。农夫有了“田螺姑娘”后,生活是快乐幸福。是啊,农忙的农民梦想着、盼望着、祈求着能有个“田螺姑娘”来家里帮助家务,这样一来好省去很多辛劳、劳累、烦恼,这样一来可全身心投入农田劳动了,可以为集体多作贡献了。这是一种原始的、朴素的、本能的想法。
小叔说,像我们乡下农民,那阵最为担心的是年老了,干不动农活了,生活没有保障。很是羡慕、向往、追求那城里人到了退休年龄后,有退休工资,有养老金,生活没有后顾之忧。如果我们农民到了城里工人一样的年龄,政府也考虑发一点养老金那就好了,可以不要太多,能管一口饭就行。能做到基本衣食无忧,这一生也满足了。
小叔说,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成就,我们农民有着满满的获得感。经济社会极大发展,物质资料极大丰富,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现在煮饭炒菜烧水等都不用柴了,用上了电饭煲、电水壶、电炒锅、微波炉、电冰箱,用上了破壁料理机、饮料机、榨汁机、面包机、烤箱,用上了洗衣机、烘干机、热水器,或管道液化气,或罐装液化气,真是:家家有“田螺姑娘”,户户有“神仙帮助”。到了六十岁以后,可以“不劳而获”,开始享受“农保”养老金,政府每月到时将款子打入你卡内,过上了衣食无忧、随心安逸、惬意满足的“神仙”样的日子。
感到过上了“神仙”样生活的小叔,现在和城里老人一样,饮食营养,身体保养,精神滋养,晚年颐养。并衷心希望日益强盛伟大的祖国,国体健康,没有腐败,没有蛀虫,没有害虫;国家安全,不畏挑衅,不惧外患,世界和平;国民团结,党群同心,攻坚克难,不断发展,造福人民,造福人类。
平凡普通的小叔,一辈子在农村刨土种田,是个地道本色的农民,他用自己四十年前后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强烈对比,真切感受,朴素语言,讴歌改革开放四十年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真实可见,真实可感,真实可信。
有道是“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以纯朴平凡的农民小叔,用他四十年的亲身经历,讲述了他现在过上了“神仙”样的日子为例,我们去讴歌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成就,还需要华丽的词藻、激扬的篇章、诗般的语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