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08月11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艾灸虽好切不可盲目施灸
  灸是一种使用燃烧后的艾条悬灸人体穴位的中医疗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在中国古代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具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

  艾灸因其操作简单,具有温经散寒、祛病强身的作用,在家庭中应用的频率比较高,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比较注重养生保健,常看养生节目,对穴位有一些认识的人都喜欢自己在家做艾灸。艾灸对慢性虚弱性疾病和外感风寒湿邪而致的疾病效果明显,尤其对受寒引起的颈肩腰腿痛等病症效果明显。

  但艾灸虽好而有一些人群或部位不宜使用灸法,切记不可盲目灸。

  阴虚阳亢者:阴虚指精血或津液的亏虚,阴气亏损,阳气失去制约就会产生亢盛的病理变化,出现以下症状:潮热、盗汗、颧红、五心烦热、咳血、视物不清、消瘦或失眠、麻木拘急、烦躁易怒、遗精、性欲亢进,舌红而干和高血压者。

  痰热内闭者:痰热内蕴、阻闭心神,临床表现为:胸胁胀闷、灼痛、咳嗽气喘、咯痰黄稠,或有哮鸣、发热口渴,或神志昏迷、谵语狂乱,或昏仆喉中痰鸣,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

  热毒炽盛者:火热炽盛成毒,壅滞肌肤,肉腐成脓,临床表现为:肌肤生疮疖疔痈、红肿灼痛、化脓溃烂、发热口渴、舌红苔黄、脉数等。

  此外,以下情况也不宜艾灸:孕妇不灸腹部;严重心脏病慎灸;局部红肿热痛慎灸;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忌灸;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另外,颜面、五官、有大血管的部位不宜直接灸(直接灸是将艾炷等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

  在家自己进行艾灸时要注意用火安全,避免烫伤。如果施灸过量,时间过长,局部出现小水泡,只要注意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如水泡较大,可用消毒毫针刺破水泡,放出水液再涂以龙胆紫或碘伏,为避免与衣物接触引发感染,可用无菌纱布包扎,一般一周左右即可痊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人物
   第A03版:一周·公告
   第A04版:健康
   第A05版:公告
   第A06版:公告
   第A07版:公告
   第A08版:公告
   第A09版:东方社区周刊
   第A10版:禁毒
   第A11版:民生
   第A12版:浦东
杨一笑:高高兴兴每一天
艾灸虽好切不可盲目施灸
《中国最美书店:钟书阁》新书发布会
广告
东方城乡报健康A04艾灸虽好切不可盲目施灸 2017-08-11 2 2017年08月1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