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几十头奶牛进京保供应,到如今带着数万头奶牛和技术优势出京谋发展,首农养殖业的这“一进一出”,折射出北京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大变迁。
南五环和南六环之间,紧邻着南中轴路,1959年建场的金星牛场,3000多头奶牛,下月将分批告别,到京外另安新家。三元种业旗下的首农畜牧副总裁王亚庆表示,按计划牛场的后备牛将搬迁到河北邢台,成乳牛将搬迁到邢台或甘肃张掖等地。金星牛场到京外谋发展,仅是首农旗下牛场有序退出北京的一个缩影。据王亚庆介绍,到今年上半年,首农已从北京迁走13个牛场,大概有12000头牛,今年年底还要再迁出5000头牛。
从北京坐高铁到定州,再乘车20多公里,就是首农定州牧场。6700多亩的河滩上,现代化牛舍、场房崛起,绿油油的苜蓿草长势良好,已全然看不出当年河滩撂荒的痕迹。在这座花园式养殖区,长366米,跨度61米的牛舍让奶牛活动空间更大,从美国引进的粪污处理系统,能实现粪污的环保、节能、循环利用。世界先进的并列式和转盘式挤奶机,能快速自动挤奶、制冷,既提高效率,也节省人力。另外,场区内分布的350个摄像头,随时可观察牛群状态,这让牧场更加智能。刘登科说,牧场明年下半年将建成投用16台挤奶机器人,到时候大概3个人就能管理1000头奶牛。孙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