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观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07月13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扎实推进以生态修复
为导向的土地整治
  □庄少勤

  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资源环境承载力是人地关系的重要基础。以生态修复为导向的土地整治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土地整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以及合理利用自然,要树立生态国土理念,改善土地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均衡实现土地多功能可持续利用。要以国土资源承载力为底线,构建科学适度有序的国土空间格局,从源头引领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要坚定绿色发展的自觉和自信——党中央国务院从顶层设计层面构建起绿色发展的理论体系和行动体系,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基因,新形势下,我们应当自觉承担起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历史责任。

  要充分发挥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作用和优势——一方面,土地利用逐步进入以存量为主的时代,需要我们更好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逐步通过流量优化空间,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另一方面,在资源开发方面,要突出绿色、循环和低碳,用尽可能少的资源满足绿色发展的要求。

  要尽快落实国土空间绿色治理的制度和行动——加快形成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权威成果,将其作为绿色发展的重要基础;要用好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成果,更好地服务全国国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各类空间规划和绿色发展;要加快推动土地综合整治,不仅增加耕地数量,更要改善包括耕地在内的大生态系统;要加快构建信息化平台,按照绿色发展理念构建指标体系;要加快构建与绿色发展相适应的国土空间相关法律和政策法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头条
   第A04版:观点
   第A05版:动态
   第A06版:农事
   第A07版:关注
   第A08版:新农村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农技
   第B08版:畜牧
让农民的闲置农房“不再沉睡”
“量化”的慈孝协议 为行孝提供保障
扎实推进以生态修复 为导向的土地整治
为留守儿童撑起暑期“安全伞”
东方城乡报观点A04扎实推进以生态修复
为导向的土地整治
2017-07-13 2 2017年07月1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