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小区的楼道、绿化带、停车棚里堆放着“锈迹斑斑”,满是灰尘,甚至“缺胳膊少腿”的废旧自行车。据不完全统计,中虹佳园居民区约有四五百辆这样的老旧自行车。一些居民表示,家中一些老旧自行车也都几年没有骑过,已成为“鸡肋”,卖了不值几个钱,扔掉又觉得可惜,放在家里还占地方,一些居民就直接将其放在社区公共部位。随意丢弃、堆放的“僵尸”自行车,污染了小区的环境。
自行车是居民的私人财物,废旧后虽没有什么价值,但在未征得车主同意的情况下,社区工作人员也不能随意处理。居委会曾贴告示呼吁居民自行清理废旧自行车,但效果不好,鲜有人回应。
为此,中虹佳园居委会提出了“废旧自行车”换大米的创意,并在近日首次实施这一新招,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当天就收集到了168辆废旧自行车。居民赵阿姨将自家自行车兑换大米后告诉工作人员:“这自行车废弃三四年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处理渠道,找那些收废品的说只能卖2块钱,实在是太便宜了,就宁愿堆在那里。”“我那自行车兑了10斤大米,市价怎么也得四五十块钱。社区的这个主意真是一箭多雕,大家都很开心。”对收集上来的自行车,中虹佳园居委会联系了专门的废品回收机构进行统一回收处理和再利用。
在社区治理中,经常会碰到类似的一些难题,这些问题往往用冰冷、严格的制度和条款不能“管理”,而是运用那些知民心、顺民意的管理智慧,耐心倾听老百姓的需求,了解他们真实想法,最终在充满人性化的服务式管理中,一举多得地解决问题。通过这种以“废旧自行车换大米”的方式,居委会不但清理了影响社区环境的“僵尸车”,也让老百姓在这种“春风化雨”的治理方式中感受到了人性化的“服务”,接下来,中虹佳园居委还将继续以这种方式,清理剩下的废旧自行车。 通讯员 曾晓芬 陈军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