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据显示,自2012年以来,上海检察机关公诉部门新受理各类毒品犯罪案件18617件20961人,经审查后提起公诉17357件19110人,所有起诉案件均被法院作出有罪判决。在所有公诉的案件中,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案占七成以上,涉案毒品以冰毒为主,同时新型兴奋剂与致幻剂不断增多。
从涉案人员情况看,涉毒犯罪人员平均年龄较低,其中超半数年龄在40岁以下,本市人员占四成以上,且无业人员占比较高,如在2015年起诉的4248名毒品犯罪被告人中,无业人员有2995人,占70.5%。
近年来的涉毒品案件中,大宗毒品交易案件呈上升趋势。以上海检察机关在2015年“6·26国际禁毒日”期间组织的全市性打击毒品犯罪集中公诉为例,起诉的193件案件中,涉毒重量在1000克以上的有47件,其中,2016年一分院办理的一起吴某等贩卖、运输毒品案中,涉案毒品数量达93公斤,经法院审理后,一审判处吴某死刑,立即执行,另三名涉案人员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据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徐燕平介绍,近年来,通过网上交易或快递、邮递等方式称为涉毒品犯罪的新动向。“有的被告人将毒品伪装成普通货物或商品,通过快递的方式运送毒品,或通知对方通过收取快递的方式取得毒品。有的事先通过网上银行或支付宝、微信转账支付毒资,后当面交付毒品,实行人毒分离、钱货分离的收付两条线。有的被告人利用微信发送语音或支付宝阅后即焚等新功能躲避侦查,这些都给毒品案件的查办增加了难度。”
对于涉毒品犯罪,上海检察机关始终坚持依法从严惩处毒品犯罪的方针,通过建立健全毒品案件办理的相关工作机制,确保案件质量,稳、准、狠地打击毒品犯罪。对于走私、制造毒品、大宗贩卖毒品等源头性犯罪和毒枭、职业毒犯、毒品累犯、再犯等主观恶性深、人身危险性大的毒品犯罪分子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惩处。同时,对“零包”贩毒、多次贩毒人员及容留他人吸毒、非法持有毒品等屡禁不绝的“末端”毒品犯罪,坚持“打早打小、露头就打”的政策,坚决对毒品犯罪“零容忍”。 通讯员 施轩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