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5月以来,位于金山区漕泾镇的上海逸佳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迎来了大棚养殖第二茬南美白对虾的旺季。日前的一天上午,记者一走进合作社,只见理事长李永权正用手机接听长途电话……打完电话,李永权说,这是他从广东订购的50万尾虾苗,刚才搭乘上了民航飞机,预计两个小时到达上海,他必须派人提前赶到机场接回这些“虾宝宝”。据了解,李永权的合作社是目前漕泾镇养殖南美白对虾规模最大的,在金山区也是数一数二,业内人们称其为“李忙碌”。
科学养虾,实现转型升级
时近中午,李永权才有了空闲时间,与记者聊起养虾经:10年前,他从镇办厂“转业”养殖南美白对虾,通过科学养殖,如今合作社已跨出了四大步,不断地实现转型升级。第一步,跨镇租地开塘扩大养殖基地。他看到本村本镇低塘地、小河浜利用空间少,就率先走出去在邻近乡镇租地开塘,很快使养殖面积增加到1000亩,当年养虾产量与经济收入翻了一番多。
向养殖面积要产量增效益的目标实现后,李永权提出向科学养殖提质增效。他筹措资金730多万元,按高标准建造标准化养殖基地,实行规范化养殖,并挑选了其中的70亩虾塘建成大棚温室试养多茬虾,头一年投放两茬虾苗获得成功,现在一年养殖三茬虾,这种立体化养殖技术,不仅大量节约占地面积,还刷新沪郊亩产南美白对虾新纪录,也有利于鲜虾均衡上市。这是李永权成功地跨出了第二步。
科技帮扶,让虾农养好虾
与此同时,李永权跨出了第三步,创立谈水养殖技术服务中心,一方面与市、区的水产养殖科研机构和专家挂钩,每当虾苗生长的关键时刻,请专家们来服务中心讲课,甚至把课堂“搬”到虾塘边,带着问题进行“活学活用”。另一方面他不仅把合作社内30多个养殖户组织起来,让他们走进技术服务中心学习新知识新技术,还把镇内不少养虾户吸引了过来,使技术服务惠及更多养虾户。业内同行说,李永权跨出第三步,不同于前两步,对他公司而言,不仅没有直接的经济收入,还每年多开支了数万元。前来服务中心学习的养虾农民说,这是李永权跨出的“风格步”,帮助他们一起科学养虾实现共同致富。
建造冷库,让虾农增效益
去冬以来,从不满足已有成绩的李永权跨出了第四步。他为破解鲜虾储藏难的瓶颈,又投入790万元,建造一座库容量为600吨的虾类水产品仓储库房,形成集温室养殖、技术服务、仓储加工于一体的南美白对虾一条龙服务体系。据了解,这座冷库包括水产品冷冻车间、制冷车间、冷冻库房及相关配套设施。李永权介绍,冷库建设将赶在南美白对虾大面积捕捞前竣工,届时,可为金山区内逾一万亩水面积的南美白对虾等水产品提供冷冻保鲜,不仅为城乡居民一年四季供应新鲜美味的虾类淡水产品,而且还为2500多户养虾户缓解集中捕捞期鲜虾贱买的难题,使养虾农民可增收20%以上。
李永权在创业路上扎扎实实跨出了四大步,并且走出了一条“三位一体”科学养虾创新之路,不仅为丰富上海“菜篮子”工程作出了贡献,而且成为当地带领农民奔小康的领头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