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定出台《山丹县扶持发展设施农业及特色产业补助奖励办法》,到对支持甘肃亚盛薯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投资3.92亿元,建设马铃薯全产业链循环示范园区项目……山丹县以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中心,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体系,现代农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该县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建成食用菌精品生产基地3000亩,新建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16个,改扩建标准化肉羊规模养殖小区(场)33个,新增100只以上肉羊规模养殖户100户,新增苜蓿等多年生牧草0.8万亩,种植燕麦等一年生牧草3.2万亩,支持甘肃亚盛薯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投资3.92亿元,建设马铃薯全产业链循环示范园区项目,引进深圳九粮农业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投资8000万元,建设年产花青素80吨、淀粉食品2万吨的黑色马铃薯加工厂;投资500万元建成彩色马铃薯生产基地3万亩,配套建设鲜薯清洁分级包装和即食产品生产线,建成无公害高原夏菜生产基地6万亩;积极发展中药材生产基地3万亩;新增以枸杞、梨、杏为主的特色经济林果基地0.65万亩,提质增效1万亩,支持甘肃焉支、陕西广德绿地公司投资1.2亿元建设油用牡丹、核桃种植基地1万亩。
“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如何把农产品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山丹的父母官果断地给出了“培育扶持龙头企业”的答案,通过龙头企业的示范拉动,引导涉农企业进一步拓展市场、技术改造,不断膨胀大龙头、培育新龙头,打造“航母式”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群,强化辐射带动能力,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树立特色品牌,不断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该县坚持把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加速农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导向、企业主体、整合发展”的思路,采取招商引资、启动民资、能人带动、集资入股等方式,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大力推行“企业+合作社、合作社+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大力扶持以泰丰农业、润牧饲草、瑞源麦芽、博原生物科技等为代表的23户创新型“农”字号龙头企业集群,通过龙头企业的示范拉动,引导涉农企业进一步拓展市场、改造技术,不断壮大大龙头、培育新龙头、发掘小龙头,全力打造航母式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群,全面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至目前,全县新办和改造升级各类“农”字号企业47家,其中,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2家;累计建成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72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