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沈国兴 记者 忻才康
环节之一,创新干部培养机制
曾在一家销售电子产品公司担任管理工作的王刚报名应聘城桥镇村居后备干部,因其拥有比较丰富的管理经验,被择优聘用为长兴村后备干部,该镇党委通过压担子、轮岗锻炼,不断提升其工作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结合群众测评结果,该镇党委将王刚提任为长兴村党支部副书记,提前进入村居干部岗位。
城桥镇有26个社区居委、14个行政村。村居换届后,像王刚这样招录的村居后备干部,在城桥镇一共有46名。这些后备干部是该镇党委从300多名应聘者、100多名考察对象中录用的。同时创新“四个一”培养机制:每个后备干部建立一个培养跟踪档案,实时记录他们的实际表现;换届前三年内普遍实行一次轮岗。根据其能力、个性缺陷有针对性地加强培养锻炼;定期召开工作汇报交流会。让后备干部汇报思想、工作体会,相互取长补短;每年进行一次考评。
环节之二,提升服务群众能力
近年来,城桥镇党委针对基层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每月定期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如针对年轻干部较多、工作经验不足的现状,邀请经验丰富的基层党支部书记为大家讲解村、居工作实务。今年以来已举办了10多期专题讲座。同时,召开工作务虚会,要求机关事业和村居干部只谈问题、不讲成绩,重点查找自己负责的工作哪些还未做到位?哪些还缺乏敢于担当和主动创新破解难题的勇气与办法?这种做法,也有利于基层一些需要镇、县联动问题的提出与合力解决。
环节之三,发挥考核导向作用
今年以来,城桥镇党委对村、居普遍提高了考核奖励的标准,并进一步健全了考核机制,在督促“不作为、乱作为”两个方面都起到了一定作用。一是每月评分、每季通报。比如,联动工作,该镇党委专设了村、居5000元每人的专项奖。通过每季通报,让村、居干部及时触动,持续发力。在今年前两个季度的通报中,玉环社区党支部发现扣分较多,考评结果不理想,居委支部书记就多次与镇联动办沟通,了解扣分原因,并及时改进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步,提高了工作实效。二是负面清单问责。今年,城桥镇党委根据县委对乡镇考核问责的要求,对村、居干部也列出了20多项负面清单。要求村、居委书记、主任负总责,同时将负面清单逐项落实到村、居班子成员的分工职责,承担分工的班子成员也有问责责任,有效调动了班子整体的积极性。对做得好的,村、居主要负责人与项目分工干部都有激励;对做得差的,都有惩戒。比如,负面清单中列出的“发生秸秆焚烧”,如若发生该情况,不仅该村的考核总分上会有所扣减,负责该项工作的班子成员考核奖励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扣除。三是每年测评。城桥镇是崇明县村居勤廉满意度测评的唯一试点单位。该镇党委在前几年民主测评的基础上,去年年底将村居干部的重要工作职责分勤政、廉政细化为近20项指标,请每个村居不少于50名的基层党员、群众给村居干部逐一评分。四是奖先惩后。将勤、廉满意度测评与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有机结合,结合班子成员、机关部门考评,综合村居工作状况排名,对排在后面、群众意见大的村、居党组织书记及时调整。勤、廉满意度测评首轮结束后,该镇党委调整了3名分类定级为“差”的村党支部负责人,降为一般人员使用。
环节之四,着力推进班长工程
为推进“班长工程”,城桥镇党委专门建立了基层干部分类数据库:一是村居党组织书记后备库。目前已从机关事业班子成员中挑选储备15名同志。在此基础上,党委组织部门重新调整了机关事业联系村、居安排,让15名同志一对一联系一个村,近距离感受农村各方面工作。二是年轻干部库。主要由机关、事业单位中层副职干部组成,通过跟踪培养,努力做到机关事业负责人下派村、居出现岗位空缺后,能及时有人顶替。三是有培养潜力的村居干部库。该镇党委每年对村、居班子进行一次全面回访,通过测评、个别访谈,汇总分析基层各个班子状况,从中选择相对优秀的村、居干部,进入有培养潜力的村居干部库,在换届选举中视情推荐为村居委主任或村支书,从多个方面为“班长工程”输送新鲜血液。2013年以来,该镇党委已从有培养潜力的村居干部库中输送了8名村支书。